欧洲杯比分投注_欧洲杯足球网-投注|官网

图片

打开心灵之窗,伴你健康成长

打开心灵之窗,伴你健康成长

湖南省广聚人力资源有限公司

20204月)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批农民进城务工,在广大农村地区催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村留守儿童,根据我国民政部门2018年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农村留守儿童达902万余人。

留守儿童是典型的弱势群体,由于亲情和家庭教育的双重缺失,造成他们在学习与心理发展方面存在多方面的问题:如学习情况不佳,行为习惯不良、人格发展不健全等等。如何关爱留守儿童,弥补他们缺失的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难题。

一、服务对象背景资料

宇轩(化名,以下简称服务对象),10岁,农村留守儿童(丧母、父亲失联),身高1.25米,个头偏矮小,眉清目秀。在家比较乖巧懂事,但性格较为内向,不太敢与陌生人说话,跟同学交流也不多,缺乏自信,安全感较低。

服务对象今年读小学四年级,在其5岁时,母亲因患子宫癌而去世,服务对象现在跟外公外婆在一起生活,由外公外婆抚养。

今年五月份,在进行低保入户核查时,第一次见到了服务对象,当时他正放学在家写作业。看到有陌生人前去拜访,服务对象赶紧收起作业本和书,往里屋去了。

通过跟服务对象的外婆聊天,社工了解到:服务对象的母亲和父亲是在广东打工时认识的,父亲是邵阳人,服务对象出生后一直在外婆家生活,外公外婆也从未去过服务对象的父亲家。母亲去世后父亲也随之消失,因父亲是外地人,老人家也不知如何去寻找服务对象的父亲。为了鼓励服务对象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克服暂时的困难,帮助服务对象走出心理阴影,帮助其健康快乐成长,特接此案。

二、问题分析

通过入户走访服务对象的外公外婆和邻居,社工掌握了一定的素材,整理和分析素材之后,社工发现服务对象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缺乏安全感

目前,服务对象的外公外婆都已经有六七十岁了,外公常年吃药,只有一个舅舅,且离异。服务对象从小母亲因病去世,父亲失联,从小缺乏父母的陪伴,缺乏父爱和母爱,心理总是不踏实,没有安全感,干什么事情都是提心吊胆的。通过观察和走访,服务对象缺乏安全感的具体表现有:一是见到陌生人去他们家拜访,就习惯性地往里屋躲;二是出门时,明明门是关好的,走了一段路又担心门没有关好,返回家中去检查一遍;三是在学校,除了相信班主任和少数几位老师,对班上的同学缺乏信任,与班上的同学不怎么交流等等。据此分析,服务对象有心理陪伴与心理辅导的需求,要通过心理陪伴和心理辅导,提高服务对象的安全感。

(二)自信心不足

在做第一次上门服务的时候,社工尝试着与服务对象进行沟通,起初服务对象不敢也不肯与社工交谈,后来在服务对象外公外婆的帮助下,服务对象才勉强答应与社工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服务对象一直低着头,不敢看社工。交流中,服务对象显得非常被动,基本上是社工问两三句,才能简单地回答一句,服务对象对自己很没有信心。

目前服务对象还处于九年义务制义务阶段,享受了低保,生活方面有外公外婆照顾,暂时没有什么忧愁。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各方面的开销也会越来越大,而外公外婆的年纪也越来越大,想着将来,服务对象的外婆非常担忧。由于母亲的去世,父亲的失联,服务对象从小就缺乏父母的陪伴和关爱,外公外婆虽然能保障服务对象衣食无忧,但在孩子自信心的建立方面不能起到较好的帮扶作用,父爱母爱的缺位对服务对象自信心造成了较大的打击。

通过访谈与观察分析,社工认为服务对象有鼓励的需求和信心塑造的需求。

(三)缺乏同辈交往

通过走访服务对象所在学校的老师,老师反映服务对象平时在学校能认真听讲,也从不惹事,基本上是一个人玩,很少与同学交流,在班上没有什么朋友。通过跟服务对象班上的学生干部交流,学生干部反映服务对象平时非常安静,基本上不跟班上同学说话,也不和班上同学一起玩耍,性格较为内向。服务对象的外公外婆及邻居们反映,服务对象放学回家后,一般是先写作业,写完作业后就在家看电视,也很少出去和同龄小朋友玩耍。

通过上述分析发现,服务对象有克服交往障碍的需求。

三、服务过程

(一)优势鼓励,拉近距离

社工第二次为服务对象进行上门服务,是在一个星期五的下午,到他家时大概是下午四点半钟左右,当时他正在家里吃枇杷,见到社工进到他家,他拿起手中的枇杷,赶紧向里屋跑去。

见状,社工并不着急追赶进去,而是在堂屋跟服务对象的外公外婆寒暄。过了一阵,才在服务对象外婆的陪同下,来到了里屋,见到了服务对象。

此时,他已经吃完了枇杷,正在写作业。社工静静地站在服务对象旁,观察了一会儿,发现他正在写数学作业,他的作业不但写得很整洁,而且正确率也比较高。

见社工到来,即使有外婆的陪伴,服务对象还是很紧张,低下头,伸手到书包去找东西。趁他低头的机会,社工走到他身边,指着作业本上的一道题目夸赞道:“哇,小朋友你真棒!这道题对阿姨来说都要好好想一想才能做出来,刚刚看你一下子就做出来了,而且做对了,你学习成绩一定很棒吧!”

服务对象抬起头,有点害羞地看了社工一眼,接着又低头准备继续去做他的作业。

“你很棒!看样子数学成绩在班上一定是数一数二的。”见状,社工赶紧趁热打铁。

“还行。”一说到学习,服务对象马上来神了,“前两个星期刚刚期中考试,我数学考了96分,可惜错了一道选择题和一道填空题,在班上排名第三。”

利用赞美的方法,一下就打开了话题,社工与服务对象之间的距离很快就拉近了。

(二)用心陪伴,成为良师益友

通过前一次上门服务,社工发现服务对象是很有发展潜力的,也是可以与人正常交流的,特别是在他拿手的学习科目方面。

作为驻乡镇社工,接下来,社工为其制定专门的服务方案,计划通过510次专业化服务,用2个月左右时间,帮助服务对象解决实际困难和存在的问题。

在后来的服务中,除了聊学习,社工聊天的话题慢慢增多,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在有一次聊天过程中,服务对象提到了他同桌的妈妈给同桌买了一本漫画书很好看,眼中透露出羡慕的神情。回到家后社工在自己家里找到了曾经买给自己小孩的两本漫画书,又上网买了两本《图画捉迷藏》在下一次的上门服务时一起送给了服务对象,服务对象拿到书时非常开心。就这样,社工对服务对象的服务和陪伴的时间一次比一次长,当服务到第5次的时候,服务对象与社工几乎无所不谈,服务对象已经把社工当成他的知心朋友。

(三)信心重塑,建立自信

利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对其社会交往方面的需求进行正向强化。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人的需要从低到高分别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会交往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服务对象缺乏自信,不敢与人交往,社会交往的这种需求客观存在。从第1次服务开始,社工就注重对服务对象的自信心的重塑。

在服务的过程中,社工通过赞扬、鼓励、心理暗示、游戏互动等方式方法,去发现服务对象的闪光点,然后给予充分的肯定,通过多次肯定,进行正强化训练,让服务对象对自己越来越有信心。

在持续服务过程中,社工明显的感觉到,服务对象一次比一次乐观开朗,一次比一次更加开朗,一次比一次更有信心。前两次服务时,服务对象基本上不跟社工讲什么,社工问他问题,也是不怎么敢回答,在交流的过程中,眼睛基本上不敢正面看社工。随着服务次数的增加,服务对象慢慢开始敢用眼睛正视社工,愿意把发生在学校、在家里的事情讲给社工听。

在社工进行到第8次服务的时候,服务对象跟社工说:“咱们能不能成为知心好朋友,跟你们在一起我很开心,也很快乐,因为有了你们,我觉得世界是充满阳光和爱的,每一天都觉得充满生机与活力。”

社工告诉他,咱们早就是好朋友了,世界是美好的,人生是美丽的,希望服务对象鼓足信心,相信自己,多交朋友,努力学习,争取做一个志向远大的新时代少年。

(四)实践体验,增强同辈交往

在服务的过程中,社工有计划的安排了几次社会实践体验服务,通过带服务对象到一些学校和村委会参加一些集体活动,让他体验到生活和实践的乐趣,同时也结交到更多的同龄朋友。

在第6次服务时,社工让服务对象做了一份心理测试问卷。通过问卷测试,社工发现,服务对象的状态与第1次接触时相比,有了明显的改善,在改善的同时,社工发现,服务对象的自信心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安全感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服务成果

历时两个多月,社工通过10次对服务对象进行专业服务,本个案实现了预期的目标。具体效果如下。

(一)服务对象的安全感提高

通过心理辅导,服务对象克服了心理障碍,打开心扉,跟社工成为了知心朋友,能够向社工倾吐心声,对外界也不再恐惧,走路、吃饭、学习、睡觉都比较踏实,安全感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

(二)服务对象自信心提升

通过两个多月的专业服务,服务对象变得活泼开朗,非常自信,自信心已经得到重塑和大大的提高,做人做事都很有信心和把握,整个人也变得阳光起来。

(三)服务对象愿意参与社交活动

通过专业服务,服务对象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社交活动。回家之后,在做完作业之后,经常到外面跟同龄孩子玩耍,在学校除了学习,还会积极参与课外活动,现在朋友也多了很多。

(四)服务对象综合素质提高

通过社工的专业服务,服务对象做人更自信,做事更乐观,学习更有动力,据服务对象的老师反映,期末考试服务对象成绩提高幅度较大,综合排名在班上上升了5个名次。服务对象的外公外婆对他的变化感到震惊,同时也很开心,对社工的服务竖起大拇指点赞。

五、专业反思

在服务开展过程中,社工运用了个案和小组基本社会工作方法,把认知行为理论、优势视角、社会学习理论等社会工作常用理论做为服务指引,巧妙运用倾听、接纳、尊重、同理心等技巧帮助服务对象增强自信心,与童伴们一起快乐玩耍。

由于我的社会工作个案经验尚浅,理论知识不足,在某些方面认识到问题的所在,但缺乏理论的储备而无法表达。因此,作为驻乡镇社会工作者,社工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要常怀感恩之心,用感恩去做社会服务工作,用真心去聆听服务对象的酸甜苦难,用真情去感动、感化服务对象的心灵,只有这样,社工的工作才能得到服务对象和社会的认可,才能取得实质性的效果。

六、服务寄语

留守、困境,是我们服务对象的代名词,他们在农村倔强的生活着,虽然有时也会顽皮,也会叛逆,也会做错一些事情,也许那是他们想要获得更多的关注,毕竟他们的父母从小就离开了他们,甚至一部分孩子从出生到现在都没有享受过对于我们来说很平常的“父爱和母爱”,父母的爱对于他们来说是奢侈的。他们在不该承受的年纪,却承受着生活给他们的压力,愿他们能在逆境中成长,像花一样绽放。在此,也呼吁社会爱心人士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让他们在留守、困境时光里感受温暖,让留守不空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