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杯比分投注_欧洲杯足球网-投注|官网

图片

全省社会事务工作培训班资料汇编

内部资料

切勿外传

全省社会事务工作培训班

民政厅社会事务处

二〇二一年三月·长沙



  

一、坚持问题导向 打造四个先行区切实提升社会事务工作水平

湖南省民政厅二级巡视员陈自力 1

二、精准救助温情服务推动残疾人福利工作更高质量发展

湖南省民政厅社会事务处朱宽海 15

三、攻坚克难真抓实干推动殡葬事业高质量发展

湖南省民政厅社会事务处罗博贤 32

四、积极探索攻坚克难全面推进婚姻登记工作

湖南省民政厅社会事务处熊定华 49

五、提升服务质量推进救助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

湖南省民政厅社会事务处刘明明 60



全省社会事务工作培训班

辅导材料之一

坚持问题导向 打造四个先行区 切实提升社会事务工作水平

——2021年全省社会事务工作培训班上的讲话

湖南省民政厅二级巡视员陈自力

2021318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举办这次培训班,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2021年全国民政工作会议精神,分析形势,找准问题,担当履职,扎实推动社会事务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

刚刚过去的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我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一年来,全省各级民政部门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围绕年初确定的工作目标,认真履职,真抓实干,社会事务各项工作取得可喜进展。一是救助管理服务质量专项行动扎实开展。人脸识别技术全面推广应用,长沙、株洲、衡阳、岳阳、常德、张家界、益阳、娄底、湘西自治州等地在寻亲返乡、落户安置、源头治理、照料服


务等方面取得突破,全省救助流浪乞讨人员9.6万余人次,帮助578人成功寻亲,落户安置长期滞留人员1000余人。二是殡葬改革与治理深入推进,安葬(放)设施违规建设和经营专项摸排扎实推进,殡葬领域突出问题整治全面开展,殡葬信息平台与民政部系统成功对接,益阳、自治州等地补齐殡葬设施短板,大力推进节地生态安葬,长沙基本殡葬服务政策惠及所有户籍居民,全省火化逝者遗体11万余具,火化率比上一年增长4%。积极推进文明节俭操办红白喜事,通过引导,去年喜事不办或延办10.75万场,减轻群众人情负担35.4亿元,群众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三是婚姻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全省去年结婚登记355934对,离婚登记182833对,互联网+”婚姻服务管理持续推进,部门间信息共享水平不断提升。四是残疾人社会福利和关爱服务体系不断健全,14个市州出台两项补贴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政策文件,长沙、自治州等地逐步扩大对象范围或提高补助标准,全省享受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的人数分别达66万人、83万人。

去年来,全省民政社会事务系统积极投身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实现社会事务各类机构和服务对象机构内零病例、无感染,特别需要表扬的是,长沙、常德等28名殡葬干部职工主动驰援武汉,充分展现了社会事务系统干部职工的抗疫精神和大局意识。怀化市救助管理站从严从细落实防控措施,全市流浪救助对象及工作人员未出现一例新冠肺炎感染病例,被民政部授予全国民政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深刻总结了十三五时期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明确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的重大方针、重大战略、重大举措,系统谋划了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明确指出我国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还有弱项。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的重要讲话,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战略高度,科学分析了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主要依据和目标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就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提出了一系列明确要求,对我们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推动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长远指导意义。

226日,中央政治局就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进行了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制度安排,是治国安邦的大问题。要加大再分配力度,强化互助共济功能,把更多人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可靠、更充分的保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重要决策部署都与社会事务工作密切相关,为我们开展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这里,我就坚持问题导向,打造四个先行区,推动社会事务工作高质量发展问题,谈几点意见。

一、正视不足 找准事务工作突出问题

(一)要抓住救助管理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要求,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维护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全面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广东练溪事件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作出重要批示,中办、国办,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政策文件,各地吸取教训,迅速贯彻落实文件要求,有力地保障了流浪乞讨人员的合法权益。但我省的救助管理工作还存在不少的问题。一是重简单救助,轻深层次治理。许多地方满足于把人送走了事,缺乏后续跟进措施;二是一些风险隐患尚未完全消除,邵阳市仍有30余名滞留人员安置在民办托养机构,而日常监管措施跟不上现象还很突出;三是救助能力不足,有的地方机构设置不到位、人员偏少,有的地方基础设施狭小陈旧,有的甚至没有救助场所,这些问题已经阻碍了救助管理工作高质量发展。郴州、怀化仍有部分县市没有救助场所所,甚至未设立救助机构四是少数地方落户安置进展较慢,怀化市仍有百余名滞留人员没有办理户口。

(二)要紧盯殡葬领域突出问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要求,要实现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当前,殡葬领域仍然存在与群众需求不相符、与生态文明不相称、与社会进步不相融等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已八次就殡葬工作从不同方面作出重要批示,我们要持续贯彻落实。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殡葬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严重不足,部分地方墓地价格较高,公益性安葬设施匮乏,被公众质疑死不起”“葬不起二是殡葬行业乱收费、违规经营现象时有发生,负面舆情频发;三是殡葬管理体制不健全,监管执法力量薄弱,殡葬治理整体水平亟待提高;四是重殓厚葬、大操大办等丧葬陋习与生态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格格不入,一些地方坟头遍布高铁、高速沿线,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要正视婚姻管理领域的突出问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要求,要加强基础性、公益性服务供给,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婚姻管理服务不断从幕后走向台前,群众高度关心,各方持续热议。一是婚姻登记跨区域通办迫在眉睫,婚姻登记信息不全问题非常突出,公民身份信息和婚姻状况信息核验难以有效保证,异地重复结婚登记”“被结婚”“被离婚等问题时常见诸报端二是一些婚姻登记机关仍然存在依法行政能力不足、群众观念淡漠、服务效能不高、工作作风不扎实、乱收费或变相收费、监督管理不到位等突出问题三是部分农村地区天价彩礼”“低俗婚闹”“大操大办等问题饱受社会诟病,等等。这些问题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民美好生活的成色。

(四)要把握好残疾人福利事业的突出问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要求,要健全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和设施,完善帮扶残疾人社会福利制度。与广大残疾人期望相比,我省残疾人福利事业发展水平总体上还比较低。一是我省与全国横向比较,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普遍偏低,难以起到缓解残疾人生活和护理支出压力的作用;二是全省民政精神卫生机构建设亟待加强,机构数量少,布局不平衡,专业人才严重短缺三是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刚刚起步发展,政策措施不完善,资金投入不足、服务网络不健全,这些问题严重妨害了残疾人生活品质提升。

二、坚持问题导向 补齐事务工作短板

问题就是工作导向,问题就是奋斗的目标,要解决以上突出问题,我们要做好以下四点工作。

(一)要切实提升救助管理服务质量。各级民政部门不折不扣地把中办53号、湘办9号文件落实到位,对标文件要求,建立健全救助管理工作领导协调机制,定期召开会议,着力健全完善政策标准体系,严格落实定点联系制度和监管责任,切实发挥好平安建设考核指挥棒作用,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处理好救助职能和治理职能的关系,在切实履行好主要救助、监管责任的同时,主动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寻亲返乡、街面巡查、落户安置和源头治理等工作,该救则救,该管则管,二者统筹兼顾、不可偏废。对站外民营机构托养等安全问题进行彻底整改,坚持站内照料是常态、站外托养是例外,推广优先选择公办机构托养、引进专业力量开展服务照料、实行区域性集中照料等做法。利用十四五规划的有利时机,推动新建、改扩建一批救助管理机构,加强设施建设和设备配置,切实做到应救尽救、应助尽助,决不能因怕麻烦拒绝救助、拖延安置,决不允许发生冻饿死伤事件。

(二)要持续深化殡葬改革当前和今后,各级民政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科学谋划十四五殡葬事业发展,全面编制完成相关规划,会同有关部门加快补齐殡葬设施特别是公益性安葬设施短板,完善殡葬公共服务供给,切实保障逝有所安针对殡葬领域乱象,扎实组织开展专项整治成果巩固提升行动,持续高压整治殡葬领域突出问题,坚决遏制乱象蔓延泛滥。最近部里在摸排督查和暗访中发现,许多地方还存在摸而不治、瞒报漏报、治标不治本等现象,情况不容乐观。对这个问题我再强调一遍,各地必须从提高政治站位、从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出发,扎实抓好摸排整治行动,压实责任,切不可敷衍了事,否则,要依纪依规追究责任。依托金民工程,推进互联网+殡葬服务,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透明、优质殡葬服务。切实推进殡葬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着力加强殡葬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强化殡葬执法监管力量,从根本上提升现代殡葬治理能力。严格贯彻落实文明生态原则,借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定不移深化殡葬习俗改革,引领规制丧葬礼仪,培育殡葬文明新风,摒弃丧葬陈规陋习。

(三)要深入做好婚姻管理改革创新工作。各级民政部门积极回应群众诉求,加快完善婚姻登记信息系统功能,加快推进婚姻登记历史数据补录,强化部门间信息共享,长沙作为全省的试点要尽快启动全市通办。健全法规政策制度,强化依法行政,提升服务水平,确保《民法典》实施顺利。加快建立健全婚介服务机构监管的政策制度体系,规范婚介行业事中事后监管,促进婚介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持续推进婚俗改革工作,深入开展婚姻家庭辅导服务,不断提升群众精神面貌和婚姻家庭的稳定和谐。

(四)要努力提升残疾人生活品质。各级民政部门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进一步完善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措施,扎实落实补贴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完善补贴精准管理机制,努力保障广大残疾人共享美好生活。认真贯彻落实民政部等部门《关于加快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发展的意见》精神,大力推进政府购买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工作,严格执行《社区康复服务工作规范》,帮助精神障碍患者恢复其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其摆脱疾病、回归社会。利用十四五这一关键时期,进一步加大民政精神卫生福利机构特别是地级以上城市和需求较大的县级地区机构建设力度,增加网点布局,改善设施设备水平,不断提高服务保障水平。

三、打造四个行区 切实提升事务工作水平

224日,厅党组书记、厅长曹忠平主持召开第4次厅党组(扩大)会议,学习传达全省市厅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精神,提出打造湖南民政精准救助、医养康养、三治融合、温情服务四个先行区。厅党组提出打造四个先行区与我们社会事务四块工作都密切相关。我们社会事务领域打造四个先行区归根到底就是要实现事务工作高质量发展,推动全省开启精准救助新篇章、打造优质服务新窗口、建设便民利民公共服务新设施、弘扬文明节俭新风尚。

(一)提标要先行。按照省委省政府发展速度快于全国,发展水平位居中部前列总体要求,我们打造社会事务领域四个先行区,提升社会事务工作高质量发展,就要推动残疾人两项补贴、殡葬惠民补贴、流浪乞讨长期滞留人员医养等保障标准自然增长、迎头赶上,使之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各地提高保障标准,不能只盯住省里给了多少钱,关键要精准指导、激励约束,比如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和全省平均标准之间就有很多工作要做,大家要集中精力加强对标准偏低的市县指导,督促他们把标准提上来。

(二)提质要先行。实现事务工作高质量发展,要软硬件两手抓。要提升基础设施建设质量,优化管理质量,增强社会事务工作的普惠性、公共性、时效性。要在抓好救助管理、殡葬服务、婚姻登记、民政精神卫生等机构设施设备的硬件建设质量的同时,也要抓好管理质量。要切实抓好长期滞留人员的站内管理和站外托养的监管。要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自治功能,抓好移风易俗治理,要稳妥有序推进遗体火化和节地生态安葬,指导村(居)红白理事会持续抓好文明节俭操办婚丧嫁娶,切实遏制农村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的陋习。

(三)提温要先行。社会事务4块工作都有窗口,都是直接与人民群众打交道,毫厘之间分高下,细微之处见真章,做好事务工作,更要重视细节问题,用我们的温心温情,把工作做到人民群众的需求点、急难处、心坎上,满足群众所思所想,推动工作升温、服务升温、民生升温、民心升温。温度不仅仅是态度,更重要的是质量和效益,如果我们的服务对象一旦遇到困难,服务就能及时跟进,服务对象自然就会感到满意、感到温暖,今后我们不仅要实现由人找政策政策找人转变,更重要的是加强信息化建设,通过加强建设社会事务各个信息系统平台,实现数据找人”“数据配政策,通过我们工作的速度、精度来提升服务的温度,温情服务先行区自然就会见到实效。

(四)提亮要先行。我们现在很多工作没有及时总结,民政部和省厅下发的简报关于社会事务工作的很少,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亮点是打造四个先行区的一项重要工作,好的经验我们及时总结、加以推广,甚至出台制度,就会造福一方百姓,如果能得到民政部的肯定推介,体现的是党委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方面的成绩,比我们争取几个小项目、几十万元资金成效大得多。我们要多一些敢的精神,在比学赶超中争一流、创品牌,敢于根据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敢想敢干敢碰硬,遇到问题、遇到阻力,想方设法排除,发展成果及时总结提炼,力争在全省乃至全国创造一批叫得响、立得住、过得硬的工作品牌。

四、加强队伍建设 打造忠诚干净专业化队伍

社会事务领域各项工作处于为民服务一线,是传递党和政府温暖的终端,是人民群众感受党和政府温暖的最前端。我们的服务对象更多是最困难、最边缘、最脆弱的群体,我们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打造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社会事务工作者队伍对于落实好党和政府社会事务领域各项决策部署,更好适应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社会事务工作新期待意义十分重大。

(一)深入推进干部职工队伍政治思想建设。全省社会事务系统干部职工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总书记关于流浪乞讨、殡葬管理、婚姻家庭和残疾人福利工作作出的重要论述和批示指示,在社会事务业务工作中,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要把思想统一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上来,统一到以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理念为指导不断提高民政为民服务能力上来,切实提高全系统同志的政治站位,做到旗帜鲜明讲政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自觉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坚决摒除部门利益、个人私利。坚决摒弃将服务对象当作包袱、将工作任务当作负担的错误思想。

(二)强化社会事务系统防范廉政风险意识。社会事务系统的权力是用来为群众服务的,从我们手上过的资金往往是老百姓的活命钱、救命钱。要教育社会事务系统的干部职工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要梳理社会事务领域廉政风险,制定防范措施,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扎实开展干部职工作风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进一步细化各项要求措施,教育引导干部职工敬畏党纪国法,遵守党纪国法,始终将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做到心中有戒。要落实好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集体决策制度、财务会计制度、监督检查制度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出现以权谋私、以牺牲服务对象利益换取个人或单位私利的问题出现。

(三)通过培训提升干部队伍整体水平。各地要建立常态化的培训制度,定期组织干部职工参加。要把思想政治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始终摆在首位,今年要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政治站位、为民情怀、担当精神。要加大培训力度,将法律法规政策解读作为培训重要内容,提高社会事务从业人员法律意识,增强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要精准开展业务技能培训,使工作人员都能够成为掌握岗位知识、技术精湛、业务精通的专家。各地要为干部职工参加培训创造条件,分类制定不同岗位、不同类别人员的培训计划,并精心组织实施,建立培训督促考核制度,确保落实到位。

同志们,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面对新历史征程、新职责使命,我们必须勇于直面现实,不断解决问题,善于破解难题,激励社会事务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自觉把人生理想、家庭幸福融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伟业之中,拼搏奋斗,开拓进取,勇做新时代的追梦人。坚持钉钉子精神,抓准工作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分清轻重缓急,突出工作重点,抓住关键环节,步步为营,年年有成,努力积小胜为大胜,不断开创社会事务工作新局面。

再过几天就是清明节了,我主要就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群众祭扫工作强调一下。我省属于新冠肺炎疫情低风险地区,但反弹风险丝毫不能忽视,统筹做好清明节期间疫情防控和群众祭扫工作,事关社会稳定大局。各地民政部门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既要毫不放松抓好殡葬领域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又要千方百计满足人民群众清明节祭扫需求,研究制定清明节祭扫工作方案,并向社会公布。提供现场祭扫服务的单位,要采取预约、错峰等措施,尽可能降抵祭扫人流密度,减少祭扫现场人员聚集,并严格落实祭扫场所清洁消毒、祭扫人员体温检测、口罩佩戴、员工健康监测等防护防控措施。要积极创新服务模式,提供网络祭扫、代客祭扫、云祭扫等便民、智能服务。要加强部门联动,配合公安、交通、消防等部门重点做好节日期间祭扫场所及周边人员分流、交通疏导、火源管控等工作,加大野外祭扫用火巡查力度,严防拥挤踩踏、火患火灾等安全事故发生确保今年我省清明节祭扫安全有序,实现文明祭扫、平安清明目标。


全省社会事务工作培训班

辅导材料之二

精准救助温情服务

推动残疾人福利工作更高质量发展

湖南省民政厅社会事务处  朱宽海

2021318日)

根据会议安排,由我就残疾人福利工作向大家作个汇报,我的汇报分三个方面,回顾2020年工作成效、提出2021年工作任务,传达民政部工作要求。

一、2020年工作成效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之年。

一年来,各级民政社会事务部门,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不畏难、勇担当,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民生工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一系列重要批示指示精神,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戮力同心、攻坚克难,扎实做好残疾人脱贫攻坚工作、推动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发展、推进民政精神卫生福利事业发展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交上了一份写满奋斗和汗水、业绩和成果的答卷。

(一)扎实做好残疾人脱贫攻坚工作

一年来,各地把残疾人脱贫攻坚工作作为残疾人福利的首要工作,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和地方党委、政府的具体要求,全面贯彻中国残联、民政部、国务院扶贫办共同召开的2020年助推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严格落实两补制度,扎实开展照护服务,有效推进福康工程

首先是严格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充分发挥两项补贴制度在残疾人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

省里继续将提高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发放标准每人每月不低于65纳入省政府重点民生实事项目,为做好这项工作, 我厅与省财政厅、省残联联合下发了《湖南省2020年残疾人两项补贴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方案》,各地积极跟进,及时下达方案,明确补贴标准,株洲市积极争取市政府重视,将5个城区两项补贴标准分别提高到100元、5个县市两项补贴标准分别提高到80元。

同时,我厅积极与省残联、省财政厅、省实事办开展督导调研,实现检查督导常态化。先后对益阳、永州、湘西、衡阳、郴州等市州进行了抽查,到韶山、临澧等地进行了分类分档调研。从督查情况来看,各地基本上是提前、全面、超额完成任务。

为做好上报工作,从4月份开展按月收集整理市州、县市区残疾人两项补贴情况,及时向省实事办和统计局报送项目实施进度。各地基本上按照工作节点进行报告。

在做好这项工作中,各地各部门配合得非常好,民政部门切实履行主管和牵头部门职责,认真做好补贴资格审核、补贴发放、监督管理工作,积极协调财政部门筹资。我们还积极配合省扶贫办、省残联做好了1.6万建档立卡户中疑似残疾人两项补贴审批发放,新增残疾人两项补贴7101人。

特别是通过多次培训指导,各地逐步通过全国残疾人两项补贴信息系统受理申请和发放补贴。截至去年12月底,共发放残疾人两补资金12.14亿元,其中享受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的残疾人有65.9万人,发放资金5.55亿元,享受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的残疾人有83.1万人,发放资金6.59亿元。

二是做好贫困重度残疾人集中或社会化照护工作。民政部等部门提出在脱贫攻坚中做好贫困重度残疾人照护服务工作的要求后,我省相当重视,我厅积极与财政、残联会商,做好了贫困重度残疾人摸底调查,初步弄清了全省有近4万人符合条件,然后以提升贫困重度残疾人生活质量为目标,提出了构建居家照护为主、村组帮扶为辅、有条件的地方实行集中照护的贫困重度残疾人照护服务体系。省扶贫办、省残联、省财政在资金打捆上充分考虑了贫困重度残疾人因素,给予了一定支持。湘西州依托州福利院建立了1家示范性照护机构,株洲市、韶山市、临澧县等地都在进行探索。

三是组织实施福康工程项目。去年我们根据实施情况,11个深度贫困县和6个民政部帮扶的罗霄山片区县的基础上,将覆盖面扩大到怀化和湘西的15个县市实施,帮助更多的残疾人解决康复服务问题。

为规范做好福康工程,省厅专门制定出台了《湖南省福康工程项目实施细则》(湘民发〔20206号)。同时结合福康工程启动、全国助残日、福彩助残组织了多次活动。比如:

4月份我们在湘西州龙山县举办残疾人康复辅具发放仪式,现场为70多名残疾人发放了康复辅助器具。

5月份我们利用全国助残日,在汝城县开展助残宣传活动.并现场为60名残疾人发放了康复辅助器具,为30多名筛选对象装配了假肢。

9月份我们以福彩献爱心 湘康助您行为主题,在岳阳平江县开展助力脱贫攻坚福彩助残项目启动仪式。

通过一年的努力,免费完成手术26例、装配假肢246具、矫形器19具、发放辅具1530件。

去年民政部组织验收中,湖南得分98.5分,全国满意度排第三,民政部《福康工程项目执行简报》多次通报表扬我省福康工程项目实施。

(二)进一步推动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创新发展

一年来,各地把推动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发展作为残疾人福利工作的重要抓手,紧密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和残疾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深入贯彻国务院60号文件、省政府6号文件精神,扎实推进各项试点工作,使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呈现创新发展态势。

省厅贯彻落实发展改革委等4部门和单位《关于确定康复辅助器具社区租赁服务试点地区的通知》(民函〔201961号)要求,支持湘潭、益阳、湘西持续开展康复辅助器具社区租赁服务试点,指导湘潭市开展国家级康复辅助器具社区租赁服务试点,探索创新出了康复辅助器具配置服务模式:一是以群众需求为根本加强制度建设。湘潭市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如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康复辅助器具社区租赁试点办法、政府补贴办法、服务机构管理规范。其他市州可以参照开展。二是以补贴政策为导向激发消费活力。把有康复辅助器具需求的特殊困难群体和老年人纳入政府补贴范围。三是以市场为主导培育服务主体。四是以网络为载体打造康复辅具租赁服务平台和信息管理平台。五是以村、社区为依托构建线下服务网络。目前湘潭市建设了30个社区、50个村的康复辅具社区租赁服务点;打造出30个社区康复治疗室。

(三)持续推进民政精神卫生福利事业发展

一年来,各地把民政精神卫生福利工作作为残疾人福利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加强民政精神卫生福利机构建设和疫情防控、加快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发展、强化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责任落实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是加强民政精神卫生福利机构建设和疫情防控工作。

编制十四五民政精神卫生福利机构发展规划,指导各地积极申报发展改革委十四五时期社会服务保障工程项目,加强精神卫生福利机构建设,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将每个市州不少于1所精神卫生福利机构发展建设纳入到湖南省十四五发展规划。去年还对湘潭、益阳、常德、衡阳4市精神利福利院进行了资金补贴,湘潭市启动了精神病大楼建设,益阳、常德基本完成了精神卫生大楼建设,衡阳开展了前期工作。同时,益阳、常德、长沙、湘西、湘阴等地精神卫生福利机构承担了当地精神卫生中心工作,得到地方党委和政府的充分肯定。

特别是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民政部印发了机构疫情防控工作指南、加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重性患者治疗管理工作等文件,部署开展了全国精神卫生福利机构疫情防控情况大排查。全省民政精神卫生福利机构积极落实中央和地方党委政府特别是民政部门的防疫要求和措施,使所有工作人员和服务对象实现了零病例、无感染,全面打赢了疫情防控战。特别表扬的是湘西康复医院、荣复医院、长沙三福利院还承担当地定点任务,得到了当地政府的表扬和肯定。

二是深入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工作

采取福利、救助和康复等措施,通过患者康复管理和救治救助保障,形成了药物救助、会所康复、院所联盟的社区精神康复模式,基本建立起家庭为基础、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的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体系,不断满足精神障碍患者社区康复服务需求。

从标准角度,在全国率先出台了《湖南省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机构服务规范》,进一步规定社区康复机构建设与服务的基本原则、人员要求、管理要求、服务流程、服务内容、评价与持续改进等。

从推广角度,在全国率先建立了湖南省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平台,为全省社区居家患者提供线上线下信息网络平台,让社区康复机构及居家患者及时得到更多的线上支持。

从工作角度,积极落实民政部确定的目标任务。2020年省厅利用福利彩票公益金支持完成8个社区康复试点。同时要求所有县(市)建立2所以上的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机构,市辖区依托市级精神卫生机构按照一区一所的标准建设。

从制度角度,建立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培训制度。召开多形式、多专题、多对象的学习培训,推动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发展,提高服务管理水平。2020年省厅分别在湘西、永州开展了2期专题培训,培训400多名民政干部。各地组织了22场现场培训,培训了680多名学员,省孵化基地通过组织社区康复机构培训、患者家属培训、志愿者培训等形式,鼓励各方面社会力量为患者及家庭提供志愿服务,全年帮助2800名患者家属进行了照护培训。

从政策角度,积极支持有条件的市州和县市区对重度精神残疾人两项补贴上给予同等补贴,并将提高护理补贴发放标准纳入省政府重点民生实事项目。

从医疗救助角度,全面整合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医疗救助财政补助等政策,启动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一站式服务。

我省精神障碍社区康复工作得到了部里重视,去年在江苏常州召开全国精神障碍社区康复会议时,我厅作了典型发言。

二、2021年工作任务

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残疾人福利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全面落实曹忠平厅长在2021年全省民政工作会议的讲话精神、《2021年湖南民政工作要点》和民政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对残疾人福利工作的部署,对照四个先行区的要求,精准救助、温情服务,努力推动残疾人福利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全力抓好两项补贴政策落实,这里有四项工作要做

一是省政府再一次将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不低于70元每人每月列入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各地要继续按照要求积极做好提标工作。

二是民政部将残疾人两项补贴跨省通办列为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跨省通办是一项新工作,各地要依托现有办理窗口,按照异地代收代办方式,接受外省外地残疾人两项补贴受理,不受户籍地限制,这项工作大大方便了残疾人就近办理的原则,但是对我们的要求非常高,去年省厅与各地零星、个别做了一些,现在部里将正式下发通知启动这项工作,并列为民政部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看来我们只有做好,全面落实最多跑一次要求,实现马上办、就近办、一地办的要求。

三是省财政厅提出,脱贫攻坚后,我省有必要开展两项补贴清理认定工作,实行精准识别、精准发放、精细化管理,对发放对象、人证、信息、档案进行一次全面清理认定,这项工作非常重要,省财政厅专门聘请第三方对地方数据进行抽查和核实,涉及到财政厅资金补贴问题,请大家积极做好两项补贴清理认定工作,该项工作一直持续到8月完成,在3月下旬开始动员部署。各市州、县市区通过政府网站、报纸等媒体进行政策宣传和引导,提高政策知晓率。

4月上旬—5月上旬开展自查。市县两级要组成联合识别工作组,民政、财政、残联、卫健和乡镇(街道)、村(居)委会要按各自职责或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集中力量、集中时间,集中开展清理认定工作,省民政厅、省财政厅将组织相关培训,确保在510日前对已纳入和新增纳入两项补贴残疾人识别率达到100%。各地520日前分别报送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残联。

5月中下旬进行数据比对。我们将根据自查情况,结合残联和民政救助等有关残疾人相关数据进行比对,对数据比对相差较大的单位我们将委托第三方进行督查清理。

6月上旬—8月中旬,我们将委托第三方现场督查,重点区分省政府文件限定的条件对象和扩大范围条件对象,并联合进行通报。

四是有条件的市州和县市区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兼顾残疾人生活保障需求和长期照护需求制定差别化发放的待遇保障政策。你们要按照不同残疾类别、残疾等级、困难程度设定分档分级补贴办法,合理扩大两项补贴对象范围,将低收入家庭中的残疾人、依老养残、一户多残等群体纳入生活补贴覆盖范围,将三、四级智力精神非重度残疾人纳入护理补贴覆盖范围。当然,大家会说,一方面要清理,另一方面又要扩面实施差别化发放,这个不矛盾,清理是全省性的,扩面是有条件的市、县自行开展,资金自行负担。

(二)积极探索建立康复辅助器具消费支付保障制度。

各地要坚持创新驱动、需求导向、融合发展、政策协同,着力提振消费能力,切实减轻经济负担,着力提升残疾人生活质量。

根据民政部的要求,继续指导湘潭等地试点推动建立和完善康复辅助器具消费支付保障制度,建立基本型康复辅助器具补贴制度。

今年民政部开展第二批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综合创新试点工作,我省郴州市积极申报,省厅与省发改委、省科技厅、省工信厅、省财政厅、省市场管理局联合进行评审,认为郴州市有政府支持、有一定的工作基础、有区位优势,以市政府名义提出的试点方案完整且相关保障措施到位,一致推荐郴州市作为我省2021年国家第二批综合创新试点城市,下一步如果申报成功,我厅将联合25个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对试点城市进行指导、支持。

同时希望各地向湘潭、郴州取经或到江苏、上海学习,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健全政府购买康复辅助器具服务运行机制,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强指导规范,更好地满足老年人、残疾人和伤病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康复辅助器具配置服务需求。

(三)大力加强精神卫生福利机构建设。

各地要着眼于加强民生兜底保障、提升精神卫生服务能力等要求,积极争取十四五社会服务保障工程、福彩公益金等资金支持,加强民政精神卫生福利机构建设,争取到2025年底每个市州都拥有一所民政精神卫生福利机构。目前来讲,每个市州1所民政精神卫生福利机构已列入民政部和省政府相关规划中,这些是硬指标,目前没有市级机构的怀化、湘潭已开工建设了,还有张家界、株洲、娄底、永州四个市要采取多种措施,积极主动向当地政府汇报,确保如期完成十四五规划。

已有机构的市州要指导和支持当地机构大力推进行业技术标准和规范建设,强化精神卫生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和疫情防控能力,最大限度地为精神障碍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四)全面推进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规范化建设。

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从2017年起步,到现在已经有四个年头了,我们每年都组织了大量的培训,也积极争取财政进行了多种试点,但各地还是观望的多、动起来的少,很多地方认为是省厅的事,有钱有项目就做一下,没支持就没列入工作计划,这是民政部财政部卫生计生委中国残联等四部委发文要求的,对你们有明确的目标任务,各地一定要列入规划中,确保到2025年全省80%以上的县(市、区)广泛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60%以上的居家患者接受社区康复服务,县市建立2所以上的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机构,市辖区依托市级精神卫生机构按照一区一所的标准建设。

关于康复服务的问题,现在还再是原来试点的要求了,因为当时部里、省里都是在试点,没有标准也没有规范,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现在通过四年的试点,部里和省里都有了一定的经验了,今年年初,部里联合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残联出台了积极推行政府购买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联合卫生健康委、中国残联联合制定了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工作规范,省里依托省孵化基地争取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出台了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机构服务规范,这一意见两规范的出台,标志着经后的建设和服务不在是随意了,而是有标准、有规范、有要求。

针对这些标准和规范,各地要加大保障力度,确保按要求保障这项工作的实施。

一要加强组织保障,各地要积极向当地政府汇报,让政府认识到这是一项为政府排忧解难的民生工程,需要政府牵头建立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的综合管理机制,民政部门要牵头推进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工作,积极有效地促进精神障碍社区康复与残疾人社会福利服务、社区建设、社会工作等业务的融合发展;争取残联将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与残疾人康复工程、托养服务、就业服务等工作结合起来同步有序推进。

二要加大资金保障力度。民政部、财政部联合发的167号文件中明确提出:财政部门要根据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需求等情况,合理编制支出预算,统筹保障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所需经费。所以各地要拿着这个文件找财政要资金、纳入预算。在这里我要提醒个别县,前几年省厅试点经费中,给每个点50万元试点,有个别地方拆分成两块资金给了两个地方,这是肯定不行的,请这样做的县市尽快按要求补救,因为这种明显拆分的方式审计肯定是问题,而且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三要加强人才保障。一意见两规范出台后,从事社区康复的工作是专业化的活,必须交由专业团队来开展,一方面,充分我们可以利用社会工作机构、托养机构特别是精神卫生机构作为人才支撑;另一方面,争取卫生计生委要将精神障碍康复服务纳入精神卫生服务体系,提供医疗技术支持;还有就是加大培训力度,通过培训一批有资质的专业人员来从事这项工作。

关于场地的问题,我们的要求是采取三个一批统筹规划好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机构建设:一是充分利用一批民政举办的精神卫生社会福利机构和有条件的残疾人康复中心等现有资源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二是支持改造一批现有城乡社区服务机构、残疾人托养机构、城乡福利机构等为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机构;三是积极培育一批民办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机构、从事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的社会工作专业机构和社会组织,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和引导社会组织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工作。

在这里我提醒大家注意两点:1、精神障碍社区康复并不是交给社区做,一是社区没有技术能力,二是社区没有人员配备,三是社区资源不丰富,四是社区承办的机构接收不了另外社区的人员,但是可以利用社区的场馆开展。

2、场地尽量利用现有的、免费提供,否则很难持续下去

(五)积极做好贫困重度残疾人照护服务

下一阶段如何做好贫困重度残疾人照护服务工作,达哲书记、毛省长专门在省残联报告上作了批示,目前的意见是提出了四个原则三种形式。

四个原则是:

1.多渠道投入、多部门参与、多政策支持的原则;

2.以实际照护需求为导向,分类提供照护服务的原则;

3.切合实际、量力而行,与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

4.整合资金、集中力量,确保集中照护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三种照护形式是:

1、家庭照护

2、社区帮扶

3、集中照护

各部门的意见是对符合照护对象条件,乡镇可充分利用敬老院、养老院、乡镇卫生院、残疾人托养中心等现有机构提供基本的集中照护服务。照护所需资金主要是照护对象原享受的相关补贴补助等待遇,不足部分由县、乡两级统筹解决,也可根据照护对象家庭收入状况适当向入住对象收取一定的费用。

提醒大家的是,这项工作还没有启动的,请各位分管局长回去后向局长汇报、向局党组汇报,联合残联向政府汇报,争取尽快开展起来。

(六)扎实做好福康工程实施

2021年,适应脱贫攻坚任务的完成,厅里将调整完善福康工程项目组织实施,将更多民政服务对象纳入受助范围。

5月份,我们将在沅陵县举办第31次全国助残日大型启动仪式,现场为残疾人发放了康复辅助器具,并为有需要装配假肢残疾人配型。

有任务的县市要积极适应新形势,把握新任务,加强项目指导评估,依规依法实施,充分发挥民政部门民生保障、兜底保障职能作用,扎实做好这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为更多残疾人提供精准高效的服务,全力提升困难残疾人的生活质量,切实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三、振奋精神,锐意创新,积极完成2021年各项残疾人福利工作任务

民政部提出做好残疾人福利工作要求:一要有为民情怀;二要有政策法规意识;三要有专业素养;四要有协作精神。

(一)进一步强化为残疾人服务的思想。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没有对残疾人的朴素思想和情怀,就难以沉下心思做残疾人福利工作。

要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特别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要论述,深扎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的思想根子;

要与残疾人交朋友,深入到残疾人中去,倾听他们的所需所盼;

要及时对残疾人政策落实的绩效进行评估,不断完善和丰富残疾人福利政策。

(二)进一步加强工作统筹。

统筹是工作的基本方法。残疾人福利工作头绪多,任务重,社会关注度高,各地普遍力量薄弱,在工作中更需要统筹推进,以解决当前存在的一些工作有部署但没有落实的局面。

要注意工作任务统筹,对部里、省里部署的工作任务进行全面梳理,制定年度落实方案,统筹推进各项工作;

要注意工作力量统筹,合理搭配工作人员,确保各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

要注意工作进程统筹,及时跟进工作指导,确保按时完成工作任务。

(三)进一步加强工作创新。

创新是工作进步的源泉。没有创新,工作就没有活力和进步。进入新发展阶段,需要我们努力创新,推动残疾人福利工作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实现高质量发展。

要创新政策制度,加强残疾人两项补贴资格认定跨省通办、康复辅助器具配置支付制度、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政策、低收入家庭重度残疾人托养照护政策的研究;

要创新工作手段,不断提高残疾人福利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要创新协作方式,不断丰富和扩大残疾人福利工作的社会资源和社会力量。

通过我们的努力使残疾人福利事业成为全体社会成员关注并为之贡献力量的伟大的公益事业


全省社会事务工作培训班

辅导材料之三

攻坚克难  真抓实干

推动殡葬事业高质量发展

湖南省民政厅社会事务处罗博贤

2021318

一、2020年殡葬工作回顾

殡葬改革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着力战疫情、强服务、促改革,为保障人民群众逝有所安、服务大局作出了贡献。

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根据形势和任务,第一时间以省文明节俭操办婚丧喜庆事宜工作办公室下发了《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期间暂停操办婚丧喜庆事宜工作的通知》,及时阻断传播途径,减少人员聚集,防止交叉感染。严格落实民政部防疫工作指南和省防控指挥部要求部署,指导各级各类机构扎实制定工作方案和应急措施,做到有效预防、及时发现、有效处置,稳妥安全的处置了省内新冠肺炎逝者遗体,确保了机构和人员安全。按照民政部统一部署,派出了由长沙、常德的殡葬工作者组成的8人殡仪服务工作队,驰援武汉汉口殡仪馆,协助做好新冠肺炎逝者遗体处置工作,工作队的同志勇当先锋、积极作为,得到民政部、湖北省民政厅和汉口市殡仪馆的高度肯定,常德市殡葬事务中心何平被评为全国抗击疫情先进个人。

科学部署、严密组织清明祭扫服务工作。2020年清明节正值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加紧复工复产的关键时期,为了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尽最大努力满足群众祭扫需求,科学研判疫情防控形势,实行限流预约祭扫,倡导网上祭扫和延时祭扫,开通网上祭扫平台“云上清明”,协调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发送清明祭扫公益短信7700万条(。同时,加强绿色文明祭扫宣传,联合省文明办发布“文明祭扫”倡议书,举办 “弘扬家国情怀、致敬抗疫英烈、文明节俭殡葬 ‘云上清明·文明祭扫’”公益倡议发布会,制作移风易俗5集动漫宣传片,借助湖南广电“湖南省村村响工程”面向全省所有农村播放了6集系列文明殡葬科普节目,发布《最好的纪念》殡葬改革宣传片和《代客祭扫》《家庭追思会》等清明祭扫宣传片。2020年全省清明期间实地祭扫人数大为减少,为往年的30%左右,整体实现绿色文明、和谐有序祭扫目标。中央电视台、新华网、人民网、中国社会报等对我省清明祭扫做法进行了宣传推介。

认真做好住宅式墓地、硬化大墓、活人墓专项治理。根据民政部、统战部等12部门开展违法违规私建“住宅式”墓地等突出问题专项摸排工作部署,我省主动作为,组织各地迅速开展违法违规私建住宅式墓地、硬化大墓、活人墓的专项整治。联合国土、林业、生态环境等9部门下发《关于开展违法违规私建住宅式墓地、硬化大墓、活人墓等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湘民发〔2019〕22号),从去年9月份开始至今年6月份,在全省开展违法违规私建住宅式墓地、硬化大墓、活人墓等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对违法违规私建住宅式墓地,坚决做好整改;对活人墓,一律拆除;对乱埋乱葬坟墓,通过“迁移一批、改造一批、遮挡一批”的方式实施分类治理。湘潭、株洲、岳阳等地整治积极稳妥,效果明显。截至2020年6月份,全省共整治住宅式墓地2个,治理硬化大墓11340个、活人墓2240个,有效遏制了乱埋乱葬、修建大墓活人墓的不良风气。

深入开展安葬(放)设施违规建设经营专项摸排暨违建墓地专项整治成果巩固提升行动。按照民政部、发展改革委等11部门电视电话视频会议工作安排,迅速动员部署,联合自然资源等10部门下发了《行动方案》(湘民发〔202029号),并于10月份在益阳南县组织召开了全省专项摸排和巩固提升行动推进会议。在摸排工作中,全省着力“把握两个全面,突出四类重点”经过省市县乡村五级共同努力,共摸排安葬设施3350个,在全国率先完成安葬设施摸排工作。

扎实开展丧俗改革推动移风易俗。着力推行“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喜庆事宜不办”的文明新风,积极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联合省文明办、纠风办出台《关于持续深化文明节俭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的通知》(湘民发〔202030号),充分发挥乡镇社会站、村级红白理事会、志愿者协会等机构和社会组织作用,完善村级红白事宜办理场所建设,加快推进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探索建立贫困户家庭婚丧喜庆事宜帮办,困难家庭新办、简办奖励等机制,重点推动移风易俗工作在城乡基层落细落小落实。2020年,全省各级开展督查6.7万多次,发现问题10223个,督促整改10033个,劝导人数114.38万,劝导不办酒席10.75万场次,减轻群众负担35.4亿元。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违规操办婚丧喜庆103个,处理123人,党纪政纪处分89人,在社会产生了震慑效应。全省文明节俭操办婚丧喜庆事宜工作有序推进,干部群众参与面广、认可度高,实际效果好。

(六)大力推进规划编制及设施建设。省级层面积极推动将殡葬事业建设纳入省级“十四五”相关规划,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和省级财政资金支持。各市州正在编制完成“十四五”殡葬事业发展规划或殡葬设施建设规划草案。湘西自治州、益阳市、张家界市党委办政府办出台殡葬改革三年行动计划。2020年全年省级投入殡葬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8860万;支持新建殡仪馆13个、骨灰楼10个,改扩建2个、火化炉7个、农村公益性墓地49个。湘西实现“一县一馆一公墓”,益阳南县、大通湖、沅江三县(区)实现乡镇公益性公墓全覆盖。

(七)快速加强殡葬信息化建设。按照民政部社会事务司的统一部署,坚持全省“一盘棋”,上下左右互联互通,统筹推进殡葬政务信息化建设,通过省厅信息中心和研发单位的通力协作,全省殡葬服务机构的共同努力,全省40家尚未启用省殡葬管理系统的殡葬服务机构全部启用,21家已使用省殡葬管理系统但数据录入不完整、不规范的进行了修正,7家自建系统的殡葬服务机构按照数据共享标准规范完成升级改造,10月份,全省所有殡葬服务机构实现政务数据汇聚和交换,并率先在全国实现与民政部殡葬系统平台有效对接。截至目前,已经上报88万条数据。

强化殡葬管理队伍教育培训。组织全省殡仪殡仪馆长培训和全省公墓管理员培训班,与省人力资源厅共同组织首届全省公墓管理员职业技能竞赛,并组队参加全国比赛,我省代表队在全国公墓管理员职业技能竞赛中,四名选手中一名获得二等奖二名获得三等奖,团体荣获三等奖。

2020年殡葬工作成绩来之不易,凝聚着大家的心血汗水。借此机会,谨代表省民政厅社会事务处向大家的付出和贡献表示衷心感谢!

二、准确把握殡葬改革工作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

近年来,全省各级民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及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聚焦批示反映的突出问题,以点带面部署开展相关问题摸排整治取得重要进展;争取政府加大投入,加强殡葬设施建设;实施面向城乡困难群众减免或补贴基本殡葬服务费用的惠民政策,加强基本殡葬服务兜底保障;稳步推行火葬区遗体火化和节地生态安葬,协同推进丧葬礼俗改革,殡葬事业得到较好发展。

同时也要看到,殡葬工作涉及重大社会改革,关乎千家万户切实利益,利益诉求多元、思想观念碰撞激烈,形势严峻复杂、任务繁重艰巨。新时代殡葬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面临新的使命和要求;对照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及中央、省里的决策部署,对照群众期待需求及时代发展要求,还存在许多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思想认识上既有站位不高的问题,也有消极应付的情绪。一些地方和部门不重视,没有把殡葬工作摆上重要位置,殡葬工作长期被边缘化,“不想管”“不愿管”“没人管”现象比较普遍,与其他民生事业相比,殡葬领域改革力度、发展速度、保障程度都严重滞后。

殡葬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上既有数量不够的问题,也有质量水平不高的问题。一些地方设施陈旧落后,一些已划为火葬区的地方缺乏基本服务保障条件,集中便民治丧场所普遍缺乏;城市地区公益性安葬设施短缺,农村地区主要靠村民自我服务解决安葬问题,公益性墓地建设管理滞后,私埋乱葬现象屡禁不止。

殡葬服务机构既有自律不够的问题,也有外在监管不严的问题。一些公办殡葬服务机构收费不规范不透明,存在诱导、捆绑消费等问题,逐利有余、公益不足;一些民办殡葬服务机构缺乏有效监管,高收费甚至价格欺诈、漫天要价,引发群众不满;一些经营性公墓定价随意性强,尚未形成科学定价机制和监管约束机制。

殡葬法治建设上既有制度老化不适应形势需要的问题,也有已有制度规定执行不严,有的甚至流于形式的问题。相关法规严重滞后,配套制度不完备;殡葬管理服务体制不顺,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公办殡葬服务机构财力保障严重不足,一些殡葬管理机构与服务机构管办不分、政企政事不分,不仅影响监管职能有效履行,也存在诸多廉政风险隐患;民政部门执法力量和手段有限,执法力量尤为薄弱,部门联合监管机制发挥作用不强,一些地方监管几近形同虚设。

殡葬领域移风易俗既有陈规陋习根治难问题,也有新的现代迷信泛滥问题。一些地方丧事活动呈现愚昧迷信、低级庸俗的倾向,不利于优秀文化传承和精神文明建设;一些地方丧事大操大办、攀比之风给群众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甚至成为致贫、返贫诱因;少数党员领导干部借办理丧事之机敛财聚财、炫耀权力,损害了党和政府形象。

创新治理能力上既有动力不足问题,也有整体素质亟待提高问题。一些干部职工理念、作风、能力与承担的职责任务不相适应,存在单纯依赖行政手段推动的惯性思维,综合治理、依法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能力不足,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共管共治意识欠缺。对上述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严肃对待,深入剖析原因,下大力气推动解决。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殡葬改革方针不动摇,巩固殡葬改革成果不懈怠,加快殡葬事业发展不停步,以更大决心和勇气把这一重大民生关切抓紧抓实抓好。

三、2021年主要工作

整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从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维度谋划事业发展,以公益惠民、文明绿色为导向,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更好实现逝有所安为目标,坚持系统观念,聚焦突出问题,优服务、树新风、立规范、共治理、保安全,着力实现从低质量、低效能、高风险到高质量、高效能、低风险的转变,在殡葬领域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一)科学制定完善殡葬事业发展规划。“十四五”时期,是殡葬事业发展的重大机遇期,也是啃硬骨头、解决“卡脖子”问题的攻坚克难期。通过编制规划指导殡葬事业发展,抓机遇、解难题,是做好殡葬工作的客观要求和重要方式。目前,全省上下都在着手编制各级各类的“十四五”规划,省里已经争取到将殡葬设施布局国土空间专项规划纳进了《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目录清单》,归类到《市县级国土空间专项规划编制目录》,事业发展规划正在抓紧审定。各地要加快编制完善本地区殡葬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坚持需求导向,以服务人口、辐射半径为依据,科学编制殡葬设施数量、布局规划,重点优化和完善殡仪、安葬、祭扫纪念等殡葬服务资源结构,年底前,在全面摸清底数基础上,各地要编制完成殡葬工作相关规划,并努力做到“三个衔接”:加强殡葬设施及事业发展规划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衔接,力争将殡葬重大项目、重点工程纳入地方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加强殡葬设施及事业发展规划与民政事业发展规划的衔接,确保殡葬重点规划任务与民政中心工作相契合;加强省、市、县各级殡葬设施及发展规划之间的衔接,使地方规划既符合当地实际需求,又与全省殡葬设施及事业发展规划相协调。

(二)扎实做好专项整治工作。一是认真组织安葬(放)设施违规建设经营专项整治。针对2020年摸排出的问题,省里正在抓紧研究安葬(放)设施违规建设经营专项整治方案,待国家相关政策出台后结合我省实际尽快部署。各地要围绕整治没有审批或审批手续不全、未依法办理用地手续、改变公益用途违规经营、建售超面积墓位、过度硬化造成“青山白化”、农村公益性公墓违规对外销售等突出问题,提早研究制定本地区整治实施方案,细化实化任务措施、责任部门、步骤时限、考核验收办法。要主动争取党委政府重视,健全统一指挥、统筹协调机制,充实工作力量,压实各方责任,纳入考核督查,建立整治台账,逐一整改落实。要通过依法严肃整治设施规划、立项、用地、审批、建设、运营等环节存在的突出问题,减少存量、杜绝新增,建立长效机制。二是务实开展违建墓地专项整治成果巩固提升行动。要巩固2018年殡葬领域突出问题整治成果,2018年全省摸排问题1.7万余个,整改1.2万余个,还有5000多个问题没有整改落实到位,各地要加强研究,建立台账逐项销号。要持续整治不按规定明码标价、强制服务和只收费不服务等违规经营、侵害群众合法权益行为;要突出重点,下大力气整治违法违规私建的硬化大墓、活人墓,尤其是“三沿六区”的硬化大墓、活人墓。这个问题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人大、政协提案一年比一年多,群众举报投诉应接不暇,舆情曝光此起彼伏。从2017年以来,省厅一直紧盯,每年都有部署,但效果很不理想,一些地方不说减少存量,甚至连控制硬化大墓、活人墓增量这个底线都没守住,对此,各地务必引起高度重视,对待问题,不能视而不见;整改问题,绝对不能走过场,要分类施策在确保整治效果、防范化解风险上见实效。

(三)统筹做好清明节祭扫安全保障。再过几天,就是清明节了,也是清明祭扫任务最繁重的几天。民政部做出了部署,省厅报请省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同意下发了2020年清明祭扫工作的通知,为确保我省清明节祭扫服务管理,实现文明祭扫、平安清明目标是要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群众祭扫工作各地要按照当地疫情防控指挥机构的统一部署,加强对清明节期间疫情形势预判和风险评估,研究制定清明节祭扫工作方案,并向社会公布。提供现场祭扫服务的单位,要采取预约、错峰等措施,尽可能降抵祭扫人流密度,减少祭扫现场人员聚集,并严格落实祭扫场所清洁消毒、祭扫人员体温检测、口罩佩戴、员工健康监测等防护防控措施。要积极创新服务模式,提供网络祭扫、代客祭扫、云祭扫等便民、智能服务。各殡葬服务机构要充分考虑不同群体特别是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遇到的困难问题,保留电话预约、线下服务等传统模式,设立绿色便捷通道,保障特殊群体祭扫需求。对农村公益性墓地及历史埋葬点,要压实乡镇(街道)及村(社区)责任,安排专人负责清明节期间祭扫活动的服务保障、疫情防控和安全管理。是要倡导文明低碳祭扫方式。各地要大力推广网络祭扫、鲜花祭扫、家庭追思等文明低碳祭扫方式,引导树立移风易俗新风尚。民政部门和殡葬服务管理机构要运用好“云上清明”祭扫服务网络平台和各地自建的网络祭扫系统,提供优质网络祭扫服务,有效满足祭扫群众需求。祭扫服务机构要积极创建“无烟陵园”,多组织开展“鲜花换纸钱”“丝带寄哀思”“时空信箱”等活动,引导群众选择文明低碳祭扫方式,抵制低俗祭祀用品和迷信行为。要将组织祭扫活动与传播清明节优秀传统文化相衔接,鼓励引导群众选择植树绿化、踏青遥祭、经典诵读等方式缅怀逝者,不断丰富清明节日内涵。要引导群众将追思缅怀逝者与弘扬优良家教家风有机结合起来,由实地实物祭扫转移到对逝者的精神文化传承上来。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村(居)委会、红白理事会等组织作用,强化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带动群众自觉参与文明低碳祭扫,推动丧葬礼俗改革,助力乡村振兴和社会文明进步。是要提升祭扫服务安全管理水平。要强化安全责任意识,民政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带队开展祭扫安全专项检查,压实殡葬服务机构主体责任,全面排查整治各类安全隐患,做到排查无遗漏、无死角、无盲区,整改迅速、坚决、到位。要重点做好节日期间祭扫场所及周边人员分流、交通疏导、火源管控等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加大野外祭扫用火巡查力度,严防拥挤踩踏、火患火灾等安全事故发生。各殡葬服务机构要从方便群众祭扫出发,适度增设服务窗口、延长服务时间、优化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手段,努力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温馨的殡葬服务,不断提高公众满意度。在做好祭扫服务的同时,要加强常规殡葬服务管理,严格落实相关服务操作标准 ,规范殡葬收费行为,加强服务项目、收费标准及惠民措施公开公示,坚决杜绝巧立名目收费、超标准收费、强制捆绑消费等现象。要推进违建墓地专项整治成果巩固提升行动,研究部署安葬(放)设施违规建设经营问题综合整治,加大非法公墓、大墓豪华墓、散埋乱葬等违法违规行为整治力度,严肃查处殡葬领域侵害群众利益行为,不断提升殡葬治理水平。四是要加强殡葬改革宣传引导。要组织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推动殡葬改革进社区、进乡村。主动加强与媒体协作,高度重视殡葬领域舆情引导与应对,及时回应媒体和群众反映的问题。一旦出现负面舆情,要加强与宣传、网信等部门沟通,加强管控,严防舆情发酵扩大。

(四)着力加快殡葬基础设施建设。把殡葬设施建设作为重中之重,从今年起,用5年或更短时间打攻坚战,基本补齐殡仪、火化、安放(葬)等各类设施短板,设施服务能力基本实现全覆盖,能够满足日常、清明节等重点时段服务和重大突发事件应急服务需要。火葬区应建未建殡仪馆的地方,要有危机感,明确年度建设任务目标,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年内,株洲渌口区殡仪馆、邵阳武冈市殡仪馆、绥宁县殡仪馆、怀化通道县、芷江县、靖州县、洪江市殡仪馆等8个要建成并投入使用。要改造老旧殡仪火化设施设备,实现火化设备排放达标。要把城乡公益性安葬设施建设作为重点,合理规划布局,突出节地生态,加大土地资金投入,加快建设步伐,年内,各县市区(区:指辖有乡镇的区)必须新建2个以上示范性农村公益性公墓(公益性骨灰堂),全省新建260个农村公益性性公墓(公益性骨灰堂),让广大城乡居民享有公益性安葬服务。要建管用并重,完善公益性安葬(放)设施长效管理制度,确保有人管、有经费、有规章、有服务、有监管,坚决杜绝公益设施打着公益幌子违规牟利,违规建售大墓乱收费,或因管理不善变得“脏乱差”甚至被废弃,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持续推进殡葬移风易俗。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抓住当前中央一号文件出台的有利时机,积极争取党委、政府重视支持,将文明节俭操办婚丧喜庆事宜工作纳入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方面,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宏观指导,纳入考核评价体系,加大执行落实力度。二是要抓好典型示范。要推动出台党员干部办理婚丧喜庆事宜活动管理规范,对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作出具体规定或导向性规定。探索建立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办理红白喜庆事宜活动报备制度。强化党员干部在婚丧喜庆事宜活动中模范带头作用。三是要推动村(居)民自治。要充分发挥村(居)委会及红白理事会、老年人协会等自治组织作用。所有行政建制村年内都必须建立红白理事会(这项工作已经纳入民政重点工作考评,同时也纳入了省政府对民政工作绩效考核),要根据当地实际制定文明节俭操办婚丧活动指引或礼俗规范,指导自治组织将婚丧喜庆事宜要求纳入村规民约,对相关待客标准、服务项目、程序时限、经费支出等明确原则性要求,对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封建迷信、违规安葬、低俗表演等行为提出禁止性规定。支持自治组织通过教育、规劝、奖励等方式引导群众遵守相关规定,开展活动互助服务和道德评议,并对违规行为制定惩戒措施。要制定文明节俭操办婚丧喜庆事宜考核计分办法,协调宣传、文明办等部门,争取将积分纳入文明村镇创建、美丽乡村建设以及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四是统筹推进火葬与土葬改革、殡葬祭习俗改革。坚定不移推行火葬及改革土葬,年内全省死亡人员遗体火化要提高5%以上,要统筹推进遗体火化与文明节俭治丧、节地生态安葬、文明低碳祭扫,把节地生态、绿色文明要求落实到殡葬祭各环节、用品设施设备各领域。要把节地生态安葬作为重点加以推进,杜绝因推山砍树、过度硬化石化,形成公墓式的“青山白化”。推动殡葬移风易俗为建设“三治”(自治、法治、德治)融合先行区贡献智慧和力量。

(六)建立健全基本殡葬公共服务制度。要以保基本、普惠性、均等化为目标,结合实际制定基本殡葬服务项目清单,将遗体接运、暂存、火化、骨灰寄存、生态安葬等治丧必需项目纳入清单,公布于众,广而告之,优先保障特困人员、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生活困难的重点优抚对象以及其他城乡困难群众免费享有,并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群众需求状况,适时增加新的服务项目、不断扩大覆盖人群和提高保障标准,着力在补短板、促公平上下功夫,将惠民范围向无丧葬补贴人员覆盖,推动保障标准城乡统筹、区域衔接。

(七)切实规范殡葬服务机构管理。对于政府投资或参与投资建设的殡仪馆、公墓、骨灰堂等殡葬服务设施或机构,要坚持公益定位,坚持从严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服务收费按规定实行政府定价和指导价,并对履行基本公共服务职能产生的成本,争取足额财政保障。要加强殡葬服务收费管理,全面清理不合理收费项目,全面推行收费公示和明码标价,规范殡葬服务合同签订及票据结算。对价格明显虚高的,要联合有关部门开展成本调查。对市场竞争不充分、具有垄断性的经营性公墓收费及殡仪服务收费,要加强价格监测,必要时提请纳入政府定价和指导价管理,遏制过度逐利行为。要完善监管执法手段,要推行殡葬服务机构年度报告和第三方评估制度,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建立完善殡葬服务机构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对违法建设经营行为完善处罚机制和措施,配合公安司法机关严厉打击控制或垄断殡葬服务和用品市场的黑恶势力。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强化行业自律,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加强社会监督,促进殡葬服务公开透明。

(八)务实推进殡葬信息化建设。要推进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智慧殡葬建设,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提升群众满意度。坚持全省“一盘棋”,加快民政“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殡葬管理系统的建设,实现殡仪馆备案审核、遗体外运、公墓年检审核、公墓建设及许可事项变更审批等行政审批事项线上申请、网上审批。加强殡葬公共服务建设,面向社会公众,提供殡仪馆、公墓、丧葬用品等信息的查询、预约等服务。实现上下左右互联互通,统筹推进殡葬政务信息化建设和“互联网+殡葬服务”。各地在充分使用省殡葬管理服务信息系统的同时,需进一步拓展系统服务功能与应用,借助条码、GPS定位、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通过扫码枪、高拍仪、移动终端等智能化设备,准确、便捷、快速地进行相关信息采集、录入、流转、使用、计费、归档和统计分析。并加快建设网站、公众号、自助终端、电子结算与第三方支付等功能,为群众提供规范、透明、方便、多样的在线服务。同时需建立与低保、救助、社保、公安等部门数据的互联互通,加强殡葬数据的多方位应用,形成数据实时共享长效机制。

进入“十四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已经开启。“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新时代呼唤我们要做推动殡葬事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担当者、奋斗者。让我们迎难而上开新局,为更好实现逝有所安、增进民生福祉、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实现绿色发展作出新贡献。


全省社会事务工作培训班

辅导材料之四

积极探索  攻坚克难

全面推进婚姻登记工作

湖南省民政厅社会事务处熊定华

2021318

同志们:

根据本次培训安排,就全省婚姻登记工作谈几点看法,不妥之处请大家指正。

一、2020年工作回顾

2020,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但全省婚姻登记战线的同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努力提高政治站位,攻坚克难,深化改革,担当作为,狠抓落实,婚姻登记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全年,全省共办理内地居民结婚登记356961对、离婚登记183428对、补办结婚登记6771对、补发结婚证111671对、补发离婚证15090对;办理涉外、涉港澳台结婚登记548对、离婚登记109对、补发婚姻证40对。一是疫情防控工作工作扎实有效。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及民政部有关社会事务领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要求(《关于做好社会事务领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关于做好婚姻登记机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民政部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殡葬服务、婚姻登记等服务机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全省婚姻登记机关疫情防控期间工作指引(试行)》等)各地婚姻登记机关积极推行预约登记,避免扎堆登记,减少人员逗留等有效措施,妥善做好疫情期间婚姻登记工作。疫情期间,全省婚姻登记机关没有出现交叉感染和聚集性感染的情况,各地婚姻登记工作平稳有序。二是积极组织参与政策创制工作。组织我省民政系统特别是婚姻登记系统的同志积极参与《民法典》的立法征求意见工作,为推动将离婚冷静期、重大疾病撤销权、家庭文明建设、取消婚姻登记机关对胁迫婚撤销权等纳入法典之中,为法典的完善贡献了力量。积极参加《婚姻登记条例》的修订工作,向民政部及时提交了修订意见稿。三是认真组织《民法典》的学习培训工作。《民法典》对婚姻登记做出了重大调整,法典分布后,全省各级民政部门采取多种形式及时组织了婚姻登记员进行了全员学习培训。省厅及时组织有关单位对全省婚姻登记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开发、升级,确保《民法典》有关婚姻登记法律规定在我省准确实施。是婚姻家庭辅导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各地婚姻登记机关认真落实全国妇联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婚姻家庭辅导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积极探索开展婚前辅导、着力提升结婚颁证服务水平、深化婚姻家庭关系调适和离婚辅导、持续推进婚姻家庭文化建设等,引导社会公众建立和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向婚姻当事人宣传婚姻法律法规,普及和谐婚姻家庭知识,提高当事人维护婚姻家庭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减少冲动离婚行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是婚姻管理信息化建设持续推进。按照民政部的统一要求,会同厅信息中心组织做好婚姻登记信息系统的升级改造(增加离婚冷静期程序等),增加人像采集、指纹采集、人脸识别等技术,提高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保障婚姻登记的准确性。我省婚姻登记信息管理系统是自研系统,运行情况良好,保障了工作需求,在此,要特别感谢系统开发服务单位(科创公司)提供的运维服务。是婚姻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持续开展全省婚姻登记机关规范化建设,全力打造优质服务窗口,强化窗口制度建设,认真落实窗口服务规范、工作纪律、文明用语、服务禁语,提高窗口服务满意度。认真落实《民政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婚姻登记机关行风建设的通知》,(民办函〔202040号),部署开展婚姻登记机关行风建设,开展宗旨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法治意识教育,强化内部管理,把事后查处变为事前监督,堵塞不正之风的漏洞。召开解决婚姻登记领域突出问题视频会议,部署开展婚姻登记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要求各级民政部门对本地区婚姻登记机关进行全面检查,着力解决服务不主动、不细致、不规范等问题,切实改进群众观念淡薄、敷衍塞责、态度生硬等不良作风。

二、存在的问题和下步工作设想

婚姻管理工作是民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群众关切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社会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政治判断。十九届五中全会上又提出了十四五期间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的主要目标,要求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批示作为推动新时代婚姻管理工作改革发展的根本指南,学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脱贫攻坚、放管服改革有关要求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信息化、规范化、制度化为引领,扎实推进全省婚姻管理信息化建设,推动移风易俗改革,促进服务型婚姻登记机关建设,推进婚姻登记跨区域办理,完成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实现人民群众的新期待。

一是着力提升婚姻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我省婚姻登记信息管理系统是自研发系统,实现了部省和部门数据交换,基本满足工作需要。但是,因为我省的是自研系统,与全国的系统和先进省市的系统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改进和完善,特别是智能化、便民化方面更是如此,系统功能不够全面,系统运行有时还不够稳定等。下一步,将结合金民工程,进一步完善婚姻登记信息系统功能,要应用互联网+”服务模式开展婚姻登记智能咨询、网上预约服务,全面推广图像采集、人脸识别、指纹比对等设备应用,实现线上线下数据融合、预约受理联动预审,提高婚姻登记的准确性和群众的满意度。要依照民政部统一标准规范,积极推进婚姻登记电子证照的应用,并积极开展电子签名、电子印章等新技术的应用实践。

历史数据补录和婚姻档案电子化是信息化建设和实行跨区域登记(国家规划将在2025年实现全国通办、民政部计划提前到2023)的基础性工作。

历史数据补录工作各地按要求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基本完成了任务。但受客观因素的影响,补录的历史数据存在质量不高(如数据不完整、内容不全等),可信度低等问题。继续扎实推进婚姻登记历史数据补录仍是婚姻登记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在现存历史档案补录基本完成后,将主要通过动员群众补办、补领婚姻证的形式来推进历史数据补录。

加快对历史档案电子化处理。这将是婚姻登记工作的又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目前,因存储问题尚未解决,待条件具备后将全面启动。

二是着力加强婚姻规范化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于明202111日起正式实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对现行《婚姻法》的规定作出了一系列的调整,比如不再将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作为禁止结婚的情形、增加离婚冷静期制度等,这些调整直接带来婚姻登记程序的变化,对婚姻登记工作产生重要影响。各地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贯彻执行《民政部关于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有关婚姻登记问题的通知》(因《婚姻登记条例》和《婚姻登记工作规范》目前仍在修订过程中)、《民政部办公厅关于变更婚姻登记证有关事项的通知》等有关规定,严格依法依规办理婚姻登记。《条例》《规范》颁布后省厅再进行专题培训。要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婚姻登记员轮训制度,特别是加强对新上岗人员、聘用人员培训工作,坚持登记员持证上岗制度,保持登记员队伍的稳定性。对婚姻登记员培训各市州应认真组织,每年至少应进行一次,建议省厅将其纳入年度考核之中。

持续开展全省婚姻登记机关规范化建设,贯彻落实《民政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婚姻登记机关行风建设的通知》有关要求,着力打造优质服务窗口,不断提升婚姻登记机关服务质量和水平。在此,我想特别强调一点,《民法典》第四编(人格权)第五章(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对保护个人隐私和信息作出了明确规定。大家都知道公民的婚姻信息是个人重要的隐私,因此,民政部对婚姻登记机关的设置作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但目前我省有一小部分进入政务中心的婚姻登记机关设置就不符合要求,没有相对独立的区域,在政务服务大厅设置一两个窗口办理登记,个人隐私无从保护,按照王金华司长的话讲这就是政府部门没有保护当事人隐私,是在违法犯罪。对此,请存在这方面问题地方高度重视,积极向政府争取尽快改进,使之符合要求。

省厅今年将在适当的时间,组织对全省婚姻登记机关标准化建设、特别是已获得等级评定的婚姻登记机关进行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一律取消已评定的等级,并将在年终对市州考核予以扣分。

三是着力推进婚俗改革。推进婚俗改革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践行两个维护的现实体现,也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文化强国战略和健全现代社会治理格局的重要举措。要进一步贯彻落实《民政部关于开展婚俗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倡导鼓励和推广传统婚礼、集体婚礼、纪念婚礼等格调高雅、内涵丰富、特色突出、文明节俭的婚礼形式,倡导健康文明、简约适度的婚俗文化。加强婚姻登记场所文化建设,设置婚俗文化墙或婚俗文化廊,有条件的地方可设置婚姻文化展示厅、婚俗文化博物馆或婚姻家庭文化教育基地,弘扬社会主义婚姻文明新风。开展对天价彩礼、铺张浪费、低俗婚闹、随礼攀比等不正之风的整治,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助力脱贫攻坚,营造良好社会风气。采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好家风好家教好家训进家庭、进社区、进村庄、进校园、进企业活动,善于用身边人、身边事、身边榜样来净化社会风气、感化邻里、和睦家庭。重视发挥社区建设、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等民政部门独有工作优势,推动婚俗改革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四是着力开展婚姻家庭辅导教育。进一步贯彻落实《民政部 全省妇联关于加强新时代婚姻家庭辅导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探索开展婚前辅导,搭建多层次、广覆盖、便捷化的婚前辅导教育服务平台,帮助当事人做好进入婚姻状态的准备,努力从源头上减少婚姻家庭纠纷的产生。探索将颁证仪式引入结婚登记流程并实现颁证常态化,通过引导婚姻当事人宣读结婚誓言、领取结婚证,让当事人在庄重神圣的仪式中感悟铭记婚姻家庭蕴含的责任担当。深化婚姻家庭关系调适和离婚辅导,县级以上婚姻登记机关要设置婚姻家庭辅导室(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室)和社会工作专业岗位,引入社会工作专业力量,为有需求的当事人提供情感沟通、心理疏导、关系修复、纠纷调解等服务。探索离婚冷静期内对当事人开展婚姻危机干预的有效方法和措施。支持开展婚姻家庭社会工作服务,面向社区积极开展亲子教育、防家暴教育、生活减压和社会支持等预防性专业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婚姻登记机关设立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站点,开展社会工作服务、招募使用志愿者,更好发挥志愿服务在婚姻家庭辅导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五是着力开展跨区域婚姻登记。近年来,民政部高度重视跨区域婚姻登记工作,加强对跨区域婚姻登记的调查研究和基础准备工作,例如,就异地婚姻登记工作多次进行专题调研,与相关部门共同研究有关法规问题,健全婚姻登记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异地婚姻登记功能,推动全国婚姻登记信息管理系统全网贯通,部署开展现存婚姻登记纸质历史档案数据补录,加强与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等30个部门签署《关于对婚姻登记严重失信当事人开展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将经常居住地办理婚姻登记纳入《婚姻登记条例》(修订稿)等。与此同时,各地民政部门积极行动,北京、广州、青岛、沈阳等开展市内跨区婚姻登记试点工作,浙江省开展了婚姻登记省内通办工作。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的指导意见》,将婚姻登记跨省通办列入全国高频政务服务跨省通办事项清单。民政部要求,把探索开展跨区域婚姻登记工作作为推进放管服改革、方便群众办事创业、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建设人民满意服务型政府的重大举措,积极创造条件,推动开展婚姻登记市内通办、省内通办、跨省通办有关工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今年51日将在长沙市开展结婚登记全市通办试点,待积累经验要扩大试点范围,有条件的地方可积极申请试点。

是着力做好舆情应对和引导。始终坚持从人民关切出发,转变工作作风,主动解决群众的困难和问题,从源头上有效预防负面舆情的发生。要提高新闻宣传水平,确保新闻宣传准确全面、科学理性、没有歧义,切实起到正面引导、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拓展主阵地、营造好氛围的作用。要提高舆情应对能力,制定网络舆情引导和应急处置预案,对可能涉及网络舆情发生的热点及时预判,及时发现和处置网络舆情,澄清事实或进行正确引导,防止事态升温发酵,积极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11日,《民法典》正式实施,关系到广大群众的婚姻登记政策做了重大调整,社会普遍关心,无论正面的还负面的舆情,可能会出现一个小高潮。目前可以肯定的是新的《婚姻登记条例》和《婚姻登记工作规范》今年是不会出台,民政部即将下发《民政部关于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有关婚姻登记问题的通知》。一是认真组织《民法典》和《通知》的学习贯彻,依法依规办理登记,努力避免失误和舆情的发生。二是注意加强政策法规的宣传,特别是增加离婚冷静期这样的重大问题。三是积极应对舆情(特别是负面舆情)。在应对舆情方面,中国青年报社国内时事部副主任王亦君讲的一个叫三六九原则我觉得很好很有道理,这个原则就是“30个字、六年级文字水平、90秒钟,做到简单明了、通俗易懂、短小精悍。应对舆情三步走:一步,舆情发生时,我们已经注意到了,目前正在调查;二步回答调查情况和结论;三步,后续处理方案或处理结果

同志们,新的一年,任务更艰巨(贯彻新条例、推进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档案电子化、跨区登记、婚俗改革等)、使命更光荣。让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进取,奋发有为,提升能力,开拓创新,以优异的成绩进一步开创新时代婚姻管理工作新局面!


全省社会事务工作培训班

辅导材料之五

提升服务质量

推进救助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

湖南省民政厅社会事务处刘明明

2021318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下面,按照培训日程安排,我从三个方面就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和大家做一个交流。

一、去年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

就救助管理工作而言,2020年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和两办《意见》的关键年份,救助管理服务质量大提升专项行动扎实有效开展,推动救助管理工作纳入平安建设考核评价体系取得重大突破,全省117个救助管理机构安全有序运行,9.6万余人次流浪乞讨人员得到及时有效救助。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是全省各地民政部门和救助管理机构干部职工顶住压力、履职尽责、默默奉献、撸起袖子加油干出来的。总的来说,工作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疫情防控见成效。在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面前,各地扛住压力、严防死守、统筹兼顾,实现了疫情防控和救助服务双推进。疫情高发期间,面临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各救助站通过建立常态化的疫情防控制度实现了救助对象零感染,管控送返零事故。岳阳市毗邻湖北武汉,防控形势十分严峻,该站严格落实《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相关工作要求,并利用电子电视屏、宣传标语、微信工作群,提醒救助对象和工作人员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疫情期间,共救助湖北籍服务对象64人,有武汉居住史的7人,全部安全管控和送返回乡。

(二)照料服务有提高。在建章立制方面,各救助管理机构基本上建立了安全保卫、值班巡视、消防安全、卫生防疫、应急处理、档案管理等各项制度,提升了照料服务质量。张家界市救助站制定了《张家界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岗位职责》、《保安值班人员24小时巡视巡查登记台帐》、《求助人员送医救治登记台账》、《求助人员物资领取台帐》等多个制度、台账,切实提升了站内管理水平。在监督检查方面,各地扎实开展救助管理机构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去年通过省厅抽查、各地组织自查一共对117个救助站、30余家托养机构、120余家医疗机构进行了全面检查,对存在问题的15个救助管理机构和10个站外托养机构及时进行了整改,对5个资质达不到要求的站外托养机构及时终止了合作协议。确保了全省2000余名长期滞留人员无一例非正常死亡和伤害事故。株洲市、怀化市市委书记均到救助管理站实地检查指导,衡阳市、常德市、益阳市会同相关部门组成联合工作组赴救助管理机构和托养机构进行监督检查,做到了监管任务落实落地、责任到人。各地按照站内照料是常态、站外托养是例外的原则,充分利用站内设施设备开展照料服务,全省累计从托养机构接回150名受助人员,确保受助人员得到妥善照料。益阳、邵阳等地积极开展站内照料工作,充分利用站内已有设施照料滞留人员40余名。

(三)救助寻亲促团圆。在严格落实救助管理信息系统及时登记、信息及时上传全国救助寻亲网、报请公安机关采集DNA、进行人脸比对、在今日头条发布寻亲公告、在媒体刊登寻亲信息、进行人工甄别等七个规定动作基础上,主动增加自选动作,各地救助站各显神通,积极拓展寻亲渠道,充分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开展寻亲活动。形成人工问询和技术查询相互交融、互为补充的寻亲模式。娄底市通过各种渠道发布各类寻亲信息52条,均已找寻到家属或接护送返乡,寻亲成功率100%长沙市救助站总结提炼寻亲八步法衡阳市站通过建立微信公众号、制作抖音短视频帮助长期滞留人员寻亲,怀化市救助站通过与怀化交通广播频道长期合作,湘潭市与华银寻亲合作,及时发布寻亲信息。通过这些手段,切实扩大信息传播覆盖面,大大提升了寻人效率。2020年全省各级民政部门和救助管理机构共发布寻亲信息3000余条,帮助800余人与家人团聚,实现了救助管理机构高周转率、低滞留率的良性运行。

(四)部门协同建机制。各地以专项行动为契机,加快推进与相关部门协同机制建设,各部门按照责任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了齐抓共管、密切配合的工作局面。全省14个市州都建立了政府分管负责同志牵头的领导协调机制,12个市州在去年召开了联席会议。岳阳市、益阳市、湘西自治州制定出台了由公安、城管牵头,民政参与的街面巡查制度,明确了未成年人、老年人、精神障碍者等特殊救助对象转介安置程序。

(五)落户安置创新高。早在2017年,省厅联合省公安厅出台了《湖南省民政厅 湖南省公安厅关于做好长期滞留的流浪乞讨无户口人员和弃婴落户工作的通知》(湘民发〔201729号)各地认真贯彻落实。特别去年以来,各地抓住开展专项行动的契机,集中开展落户安置行动,切实维护了流浪乞讨人员登记户口的权益,衡阳市、永州市、自治州落户安置取得较大进展。据前段时间统计,去年全省批准落户安置2000余人,其中办理户口登记人数为 1000余人,为历年来落户人数最多的一年。

(六)源头治理防流浪。对送返回乡的流浪乞讨人员,流出地民政部门以建立送返人员信息库和易流浪走失人员信息库为抓手,着力减少反复外出流浪乞讨情况。娄底市救助站对辖区内45户点易走失人员家庭进行实地走访,建立详细人员信息台账,按照相关政策予以帮扶,避免再次流浪。截至目前,全省有 111个民政部门或救助管理机构建立了返乡人员台账、易流浪走失人员信息库,对517名有流浪乞讨经历的建档立卡人员进行帮扶,有效减少了反复流浪乞讨现象。

(七)队伍建设提素质。各地按照专项行动业务培训全覆盖要求,克服疫情带来的困难,积极开展业务培训,提升干部队伍素质。特别是湘西自治州救助站,人员培训启动早,并将救助管理培训范围延伸至乡(镇)工作人员和专业社会工,切实提升了基层服务和治理能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了加强干部职工专业化水平,娄底市、永州市救助站积极激励站内工作人员积极参与社会工作资格证考试,对参加专业考试的工作人员提供报销专业书籍费用、往返考点车费、住宿费用等多重便利。经统计,2020年,全省累计培训干部职工近1000余人次,750名职工参加了专业水平测试,持有社会工作者证书的职工达到163名,干部队伍素质明显提升。

以上取得的成绩,我只点到了市州,其实县市区民政部门和救助管理机构也做了大量艰苦卓绝的工作,趁这个机会我也跟大家通报一下,去年有这么一些县市区工作做得非常扎实,救助管理服务质量提升较快,它们是:长沙的岳麓区、天心区、长沙县,株洲的醴陵市,湘潭的韶山市、湘潭县,衡阳的耒阳市、衡阳县、常宁市、衡山县、南岳区,邵阳的洞口县,岳阳的岳阳县、平江县、华容县,常德的桃源县、鼎城区,张家界的永定区,益阳的赫山区、资阳区、桃江县、安化县,郴州的临武县,永州的祁阳县,怀化的溆浦县,娄底的涟源市、冷水江市、新化县、双峰县,湘西州保靖县、龙山县。当然,去年其它的县市区救助管理工作也基本完成,但还是与这些县市区有差距。今后各县市区要进一步加强交流、取长补短,提升工作水平。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2020年的救助管理工作取得的成绩是全省各市州、县市区共同努力的结果。在看到工作成效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一)专项行动任务落实不到位。有的地方虽然建立了领导协调机制,但是没有定期召开会议,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的要求没有落地落实。站内照料、街面巡查、救助寻亲、落户安置、源头治理等重要工作环节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这里我特别点一下,在落户安置和人员培训这两个方面怀化市要加大力度尽快完成任务,这两项任务肯定也是要纳入今年平安建设考核的。

(二)安全管理存在隐患。救助管理机构内部管理、消防安全、卫生防疫、食品药品安全等环节仍然存在一些风险隐患,各地在排查整改中发现了一批问题,有待进一步回头看。我省站外托养人员接回站内照料工作推进力度需要加强,站内床位还没有得到充分有效利用,离站内照料是常态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有的地方对强化站内照料工作的重要意义还认识不到位,影响了工作推进。邵阳市仍有30余名滞留人员托养在民办机构,存在较大风险隐患。

(三)信息化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各地在使用和管理救助管理信息系统时还存在录入不及时、不准确、不全面的情况。财务统计数据和信息系统显示数据还有偏差,街面救助寻亲录入不及时、离站情况没有及时办理、托养和医疗救治情况在信息系统没有体现等情况依然存在,导致信息系统无法发挥分析统计、决策参考、风险预警的作用。

(四)工作保障力度还需加强。我省救助管理机构一些地方,特别是县级救助管理机构设施设备老化、功能配置滞后,无法满足对不同受助人员分区分类照料的要求,特别是郴州、怀化仍有部分县市没有救助场所,甚至没有设立机构;有的机构没有配备救助专用车辆,影响街面救助、护送返乡等工作的开展,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保障不足的问题更加凸显。这些问题和不足,我们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克服和改进。

(五)政府购买服务两极分化。近几年,各地使用救助补助资金购买社会化专业服务,确实提升了救助管理工作,解决了人员编制少、无救助车辆、无专业社工等等问题。民政部领导也多次强调,要充分利用政府购买服务这一手段,为我们的工作服务。但是全省的现状是两级分化严重,有的救助站大大小小各项工作都进行政府购买,有的救助站却迟迟没有利用这一手段,来解决人员编制不足、无车辆等等问题,这两种现象都不对。关于政府购买服务我强调两点,第一,只能购买我们干部职工做不了的专业性服务,比如心里咨询、专业寻亲、专业档案整理等等;第二,确实存在人员编制少、无救助车辆等困难,已经影响到工作正常开展。比如一些站只有几个工作人员,24小时值班都无法落实,又不能增加人员编制,这就必须利用政府购买服务增加人员力量,保障工作顺利开展。

三、2021年主要工作任务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之际,我们要推动实现救助管理工作转型升级。

(一)全力提升照料服务水平。照料服务是救助管理工作的关键环节,是提升整体服务质量的重要立足点和着力点。要继续开展救助管理和托养机构安全隐患排查工作,要将机构的隐患排查常态化,在排查整改全覆盖的基础上,开展回头看,对发现的问题,列出清单,制定整改路线图、时间表,省厅将适时组织抽查。要强化站内照料职责,落实站内照料是常态、站外托养是例外的要求,千方百计利用站内救助资源,尽可能将受助人员接回站内照料,确有必要开展托养的,必须监管到位,绝对不能不闻不问、一托了之。要大力开展寻亲服务,严格落实规定动作,积极创新自选动作,总结寻亲经验,推动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科学系统的救助寻亲标准,打造救助寻亲品牌。要集中攻克落户安置难题,打通内部障碍,强化部门配合,提高落户比例,将流浪乞讨人员纳入以户籍为基础的社会保障体系。总之,要强化救助管理机构照料服务主阵地的作用,因人施策、分类施救,确保每名求助人员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二)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救助管理设施和机构是开展救助管理的载体和依托。通过前些年的建设,我省的救助管理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有了较大的改善,但一些县市区,救助管理站无救助场所的情况十分突出,既谈不上对流浪乞讨人员进行及时、有效的救助,更谈不上救助管理站作为民政系统窗口单位应有的形象。今年国家发改委将救助站的建设纳入了十四五发展规划,设施建设相对落后的地方,要抓住机遇加强与发改部门的协调沟通,努力争取到项目资金,提升基础设施水平,逐步解决救助设施、救助手段与救助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救助站建设要注意3点。一是端正认识,强调服务的原则。要根据救助对象的需求规划,建设好基础设施和院内环境。救助管理机构的环境设置、设施配备要能够基本实现救助管理工作的各项功能,满足安全需要,防范意外伤害;二是够用实用的原则。要科学测算,依据救助需求组织建设,不能贪大求洋,不搞政绩工程;三是整体规划,适当超前,独立院落,便于管理的原则。

(三)加强监管压实责任。作为牵头部门,民政部门既要强化担当意识,主动牵头、积极作为,发挥好中枢协调作用,还要承担主要监管责任,通过已建立的责任人定点联系制度、健全日常统计报告和异常情况报告制度等,实现监管常态化、制度化。救助管理机构是保障受助人员人身安全和基本生活权益的第一责任主体,承担主体责任,无论受助人员在机构内还是在托养机构、医疗救治机构,这个责任都没有发生转移。为确保各项责任落实,两办《意见》建立了全方位、无盲区的监管体系,既包括纵向上的层层监管,也包括横向上的部门协同监管,还包括社会力量参与的第三方监管,覆盖了救助管理工作全链条、各环节,是一张立体覆盖的监管网络。我们要习惯在监管常态化下的形势下开展工作,时刻保持高度警惕,不破底线、不触红线,扎扎实实、认认真真履职尽责。

(四)规范信息系统管理使用。信息化是规范工作流程、提升工作效率的引擎,信息系统是加强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抓手。各地要充分认识信息系统对于我们工作的重要意义,要发挥信息系统在整个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实现信息系统在数据传输、决策参考、风险预警等方面的作用。各地要强化工作保障,购买配置必要的设施设备,做到专机专用、专人管理,确保信息安全,要加强业务培训,确保所有一线职工熟练掌握系统功能和操作要求。

(五)推动街面巡查和转介处置。街面救助环节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强化部门协同,体现救助管理工作治理职能的重要方面。两办《意见》设立了专门章节对街面巡查和转介处置工作提出要求,明确指出公安机关、城市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行政机关要按照职责分工履行街面巡查职责。经过近一年的推动,各地协同机制初步建立,但是一些地方仍存在民政部门单打独斗的情况。还没有建立街面巡查协同机制的地方,要抓紧时间向党委、政府做好汇报,在议事协调机制的有力领导下,制定措施、明确职责。同时,民政部门和救助管理机构也要做好协同配合工作,及时响应街面求助线索,对长期以流浪乞讨为生的人员进行积极劝导,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挥社工力量,对这些人员进行心理疏导和深度帮扶,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思想上的难题,改变流浪乞讨生活方式。

(六)切实规范救助补助资金使用。近两年,救助补助资金合并到困难群众补助资金中,各地主要有下面两个疑问:一是该资金还能不能用于购买服务?二是该资金分配到地时可以划分到救助管理工作的具体金额是多少?关于购买服务问题,《正规买球app排行暂行办法》和《社会购买服务管理办法(暂行)》已有明确规定,因此不存在政策障碍。关于每年资金分配的金额,省里是以救助量、滞留人员数量和实际开支金额等3项因素进行分配的,在因素没有大的变动的情况下,每年的金额与上年一致,但是各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其实打包分配,各地在分配上灵活性更大了,总盘子更大了、保障更强了,大家要开动脑筋、拓展思路,把申请的理由讲足、讲实,争取党委和政府的支持。同时,也要特别注意资金使用的规范,补助资金只能用于受助对象的生活、医疗、政府购买服务等等方面,不能搞建设。

(七)建立常态化的培训制度。近年来,救助管理战线干部职工流动性比较大,这对我们救助管理工作的延续性提出了挑战。要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服务意识和业务水平,就要建立常态化的培训制度。前面自力厅长在讲话中强调今年要做好人员培训工作,并要将培训与今年的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在思想上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政治站位、为民情怀、担当精神,在业务方面要使工作人员都能够成为掌握岗位知识、技术精湛、业务精通的专家。今年干部职工培训仍是救助管理的一项重点工作,也会年底纳入平安建设考核,请各地抓好落实。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我们一定要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两办《意见》这一核心工作,深入开展救助管理服务质量大提升专项行动,推动完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责任体系,强化工作监管,提高救助管理服务质量,推进救助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