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健全关爱体系 夯实基层基础 构筑农村留守儿童快乐成长家园
健全关爱体系 夯实基层基础
构筑农村留守儿童快乐成长家园
贵州省民政厅
(2019年6月20日)
近年来,贵州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的决策部署,主动作为,狠抓落实,构建家庭、政府、社会履职尽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体系,促进关爱保护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全省农村留守儿童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明显提升。
一、高位组织领导,夯实工作基础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全省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规划,横向建立政府主导,民政牵头,教育、公安等部门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工作领导机制,纵向建立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的工作网络。出台《贵州省未成年人家庭教育促进条例》,启动《贵州省反家庭暴力条例》立法工作,省直部门先后出台27项配套政策,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政策体系逐步健全。配备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1.5万名,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业务培训累计达2.5万人次。建立各级财政按需预算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经费机制,有效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顺利开展。
二、坚持精准发力,助力脱贫攻坚
依托贵州省大数据监测管理平台,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历史数据信息库,实时动态掌握农村留守儿童及其家庭情况。完善评估分类制度,聚焦低龄、女性、残疾(重病)、家庭贫困、监护薄弱等重点农村留守儿童,加大跟踪走访频次,及时、主动发现问题和困难,精准落实救助帮扶措施。2018年以来,走访重点农村留守儿童500余万人次,实施“雁归兴贵”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行动计划,扶持5.66万名农村留守儿童父母返乡就业创业。妥善解决农村留守儿童“两不愁三保障”,为33.6万人次的农村留守儿童提供生活、住房、教育、医疗等救助帮扶。省委省政府行文明确将儿童活动设施纳入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范畴,要求儿童活动中心(儿童之家)服务功能覆盖全省946个安置区。通过精准落实关爱救助帮扶措施,全省农村留守儿童总量从2015年的109.6万人减少到51万人,妥善解决2.5万名农村留守儿童监护缺失问题,各级民政部门未成年人保护机构、儿童福利机构切实履行农村留守儿童兜底监护照料职责,推动农村留守儿童成长环境不断改善,为全省决胜脱贫攻坚、实现全面小康创造更好条件提供持续动力。
三、强化资源整合,凝聚关爱合力
深入开展“四在学校·幸福校园”活动,建成农村寄宿制中小学3000余所,学生食堂1.5万个,学生宿舍400余万平方米,明显改善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在校期间的吃、住、学、乐条件。压实控辍保学“双线”、“七长”责任制,帮助6531名失学辍学农村留守儿童返校复学。全力推进儿童关爱保护阵地建设,累计投入6.4亿元,新建未保中心5个,打造村级儿童之家4933个,协调教育部门增加3700多个学校“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开放时间,推动农村留守儿童校内管护与校外关爱保护有效衔接。各级工会组织、团委、妇联等群团部门积极参与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保护工作,建设“儿童快乐家园”15所,援建希望童园316所,1.3万名农村学龄前儿童得以免学费入园。引入“童伴计划”和“爱佑安生”公益项目投入资金2000万元,打造村级儿童之家203个。省慈善总会“善行贵州——益童乐园”项目投入资金500余万元,援建深度贫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地区儿童之家26个。实施社工专业人才“三区”支持计划、社工服务机构“牵手计划”、社工服务“社工黔行”项目,不断拓展社工参与农村留守儿童关爱的深度和广度。
四、注重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
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宣传关爱保护工作先进典型。省民政厅、团省委编印《漫说家庭教育》宣传册,省妇联举办“让爱留守,伴随成长”家庭教育宣传讲座50余场,省关工委组织5000余名“五老”宣讲员,立体化、全方位、面对面开展宣传,不断强化家庭履责的法律意识和政府主导、全民关爱的责任意识。2018年以来,在国家、省级主流媒体深度报道贵州工作概况和关爱保护典型事例100余篇。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专题报道了我省绥阳县“童伴计划”经验做法。通过“两微一站”等新媒体实时搜集群众关切的热点儿童问题和舆情,及时正面回应关切,发布警示教育案例。积极打造宣传“温暖贵州·大手牵小手”、“善行贵州”、贵州“山村幼儿园计划”等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品牌,支持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