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就是我们的养老院 ——湖南省邵阳市正康居家养老信息服务平台纪实
(《中国社会报》2017年6月23日7版)
王 丹
家住在湖南省邵阳市大祥区江南世家84岁的唐付生老人,儿女在外地工作,自己中风在床,行动不便。“人老了,疾病缠身,动也动不了,我们实在是没能力把楼下的东西提上来。”他非常无奈。
困难之际,片区服务经理尹红帮了老人大忙。这名来自邵阳市正康居家养老信息服务平台(以下简称服务平台)的服务人员,每周上门服务3次,每次2个小时,量血压、理疗康复等服务内容完全按老人的要求进行。
“帮我们擦擦玻璃吧!”“帮我们整理一下衣物吧!”约一个小时后,家里窗明几净。最让老两口高兴的是,尹红还一边干活一边同他们聊天,讲些最近发生的事儿。
唐付生感慨地说:“有一天,老伴儿生病了,尹红像自家闺女一样端药递水,陪我们到晚上8点多钟,直到老伴儿感觉好些,她才走。”
像尹红这样的养老服务人员,在服务平台共有41位。据不完全统计,服务平台成立以来,累计提供上门照料、粮油配送等养老服务 6万多人次。“我不用到养老院,家里就是养老院。”这是唐付生老人的心声。
邵阳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125万,占户籍总人口的15.35%。其中8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28.4万,占全市老年人口的22.72%;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12.06万,占全市老年人口的9.64%;城乡空巢老人50.1万,占全市老年人口的40.08%。调查发现,相当一部分“空巢老人”愿意“老守田园”,不愿离开自己的家庭。
2015年4月,邵阳市第一家居家养老服务企业——邵阳市正康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同年,服务平台项目在邵阳市北塔区落地运营,为高龄、空巢、特困老人提供上门居家生活照料服务;同年,该智慧服务信息平台建设入选邵阳市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库,列入邵阳美好社区工作方案。2016年,服务平台陆续承接多地多项政府购买服务。
虚拟必须为现实服务,老人们对服务平台的服务非常欢迎。服务平台负责人吕文田介绍说,服务平台的服务对象重点放在65岁以上、居家、生活自我料理能力逐步下降的老人群体,包括政府购买服务及低保普惠对象和自费服务对象。截至目前,已为15000多名高龄、空巢老人提供了各种养老服务。
邵阳市老龄办主任黎龙波说,目前来看,邵阳正康的智慧养老是一种既经济、又方便快捷的现代养老方式。完备的养老安排不但体现人文关怀,更适应了当前老龄化社会的迫切需要。
“王老伯,这两天有冷空气,降温了,您要注意添加衣服。”话务员小陈轻声细语地打电话。接电话的王老伯,住在马蹄塘社区,今年89岁。天热减衣、天凉加衣,服务平台的工作人员像子女对待父母一样关心着服务对象。
走进服务平台呼叫中心,笔者看到墙上张贴的服务指南,标明了提供的9大类53项服务。其中包括洗衣烧饭等便民家政类17项,修理电器等物业维修类14项,陪同就医等助医保健类13项,还有人文关怀类、文体娱乐类以及应急求助类,心理干预、法律援助等服务基本能够满足养老需求。
服务平台明确提出,信息平台是虚拟的,但服务是实在的。一线养老服务护理员有41名,90%以上的员工持有国家一级理疗师、按摩师、社会工作师等各类职业资格证件。
吕文田介绍说:“作为民间非企业社会组织,正康居家养老信息服务平台的主要运营模式是政府购买服务为前提,引导社会自主购买为方向。即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采用多种适应老年人需求的服务方式,使广大老百姓接受认可正康养老服务。最终达到让老百姓自愿购买。”
目前,政府对新建养老机构有床位补贴,邵阳市的标准是由市本级财政和区财政一次性对每张床位分别给予600元和400元的建设补助。相比之下,服务平台“没有围墙的养老院”不需要床位,是一种节约土地、人力和管理成本的服务模式。
经过近3年的探索,这个以社会化形式服务居家养老的服务中心,创造出介于机构养老和社会养老之间的“智慧养老模式”,服务对象覆盖万名高龄老人,赢得一片叫好声。这个模式受到业内青睐,已接待了外地40多批考察团,如今已走出邵阳,正在其他地方复制推广。
目前该平台已建成涵盖紧急救助、订单服务、正康管家等多种服务,共有邵阳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等5家专业医院机构400多家服务企业加盟该平台,辐射全市90%以上的养老服务对象,4000多名农村老年人获得关爱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