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报:邱许爱:勇于担当的民政改革奋楫者
(《中国社会报》2015年10月27日 3版 专版)
本报记者 王铭
今年49岁的湖南省涟源市民政局局长邱许爱,在民政岗位上服务了7年。他厉行改革、不近人情,但却是个内心柔软、心细如发、充满温情的人。面对民政转型的急迫与压力,他坦陈这是民政改革转型的方向与空间,要敢于用“手术刀式”地解剖。近期,作为全省民政系统基层民政局局长的先进典型,被评为“福泽潇湘?最美民政人”。
2008年,邱许爱到民政局工作时,正值涟源民政信访问题凸显。为此,邱许爱创新机制,在民政局内部设立法制信访股,并设立民政执法大队,专设5个信访应急分队,自己任执法大队大队长,制定并颁发一系列信访规章制度,提出了“心系群众、服务基层,热情接待、依法办理”的16字要求。从此,等待群众上访变成了接访、下访、约访、导访。
“上访群众把民政部门看作党和政府的代表,他们盼着我们替他们排忧解难,我们不能以任何理由把他们挡在门外。”民政局的干部们发现他一点都不畏难,不管难度有多大、事情多麻烦,只要信访对象到了民政局,他都往自己怀里揽。
在民政工作这个岗位上,邱许爱找到了体现人生价值的渠道。他说,滋润民生离不开每一个民政工作者务实的奉献,自己最大的快乐就是受助困难群众舒展紧锁眉头的那个瞬间,“只有怀揣梦想、努力行动、坚持不懈,才能干好民政工作”。
地处湘中腹地的涟源系革命老区,是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重点县市,贫困面较大、困难对象较多。起兜底作用的民政工作能否做到“阳光施策”,直接关系到政府公信力与底线公平的维护。邱许爱将“手术刀”伸向了城乡低保,以此推动正规买球app排行工作由碎片化、粗放式向系统化、精准式救助转变。
2013年6月,在经过调查摸底、学习取经、征求意见和先行试点系列准备工作后,涟源市城乡低保集中整治行动正式启动。按照户籍状况、家庭收入和家庭财产三个条件认定低保对象,涟源市民政局借力社会、行政、司法三个层面予以监督,启动了严格的追责机制,取消了部分违规享受低保的对象。很快,说情者找到了他,更有缠闹不休者来到了他办公室。
斗笠山镇的李婆婆取消低保资格后,带着被子、席子到了民政局。邱许爱将老人请到办公室,耐心解释低保政策,“老人家,低保钱是困难群众的保命钱。您的两个儿子都有一定的赡养能力,根据您的条件不符合目前的低保政策,何苦要跟别人去争保命钱呢?”一席真诚的话消了李婆婆的气,“这低保我确实不能要了,回去我还要跟队上的人说,低保钱是保命钱,不能眼红。”
“只要我们的民政工作足够阳光,很多事情就不会是烫手山芋。”邱许爱不断升级“阳光民政”理念,打开了民政转型的新窗口。同年3月开始,在对2012年有3次以上的3000名临时救助对象进行入户调查后,涟源市民政局把临时救助审批权下放到乡镇办事处,同时采取临时救助“双轨制”救助模式,科学应对突发性灾难急需紧急临时救助困难事件,对需重大临时救助对象,由乡镇上报,及时组织人员对其家庭情况进行调查、核实,予以重点救助。
涟源是兵员大市,每年应征入伍的人数均在600人左右。每年退伍兵安置时,各方打招呼、请求关照的络绎不绝,民政局备感压力。为彻底解开此结,涟源市通过推行严格确定安置计划、严格实施综合考核、严格组织闭卷考试、严格遵循选岗程序实现“阳光安置”,使符合由政府安置条件的退伍士兵安置率达到100%。还通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免费开展“订单培养、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退役士兵高质量体面就业。在此基础上,有效引导退役士兵参加新农村建设,把退役士兵作为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人才储备库”,优先选拔进入村支“两委”班子。在村党组织和第九次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全市1326名退役士兵被选进村支“两委”班子,退役士兵与老支书、大学生“村官”形成了梯次搭配、优势互补。
“对于事业大家都在全情投入,可碰到的坎坷真的很多,有人也许会放弃,但民政职责告诉你,前进与后退最大的差别就在于坚持。”邱许爱说,任何一项改革肯定是循序渐进,甚至会出现不顺畅的情况,民政事业的转型发展更是如此,制度层面的不完善、基层能力的乏力、投入机制的短板,不仅要激活民政内生力量,更需开启民政社会化的窗口,在更高层面推动民政与社会的互联互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