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09-14 13:16 大 中 小
(《红网》2015年9月10日)
时刻新闻记者廖洁湘西泸溪报道
|
湘西自治州泸溪县李家田敬老院院长田要弟[右一]总说,院里的老人要是没人照顾就会很可怜,她却没想过,自己也是一名应当安享晚年的老年人了。 |
满六十了,按规定,田要弟得退休。院里的老人们不让,一起给县民政局写了封信:“请求县民政局将田要弟继续留仼敬老院院长”,利用到县城看病的机会送到县民政局。县民政局答应了,田要弟继续当湖南省湘西自治州泸溪县李家田敬老院院长。
老人们怕她走,五年来,每年都写一封,田要弟又当了五年多。
“不好当”的院长
可当李家田敬老院院长实在“没什么好的”:没编制不说,收入也不高。2006年刚建院时,每个月工资只有600元,直到今年,工资今年才由800元增加到1500元;院里22个五保老人,年纪最长的今年93岁,而直到2013年,包括田要弟在内,长期只有两名工作人员,事事都要操心,事事都要亲力亲为。
建院时,县级财力有限,县里除了供给五保老人的基本生活外,根本无力挤出更多的资金来支持农村敬老院。但五保老人要吃肉,要过好日子,怎么办?
田要弟把还能劳动的老人分成好几个小组:养猪组、蔬菜组、卫生组……每天劳动一小时,小猪仔长起来了,老人们顿顿有肉吃。鸡也养了几十只,老人们嫌鸡蛋都吃腻了。
田要弟还从村民租下来十多亩闲田,自已干起了男人的活――犁田、耕地。第一次犁田,不会斢头,牛把犁都拖到田坎上去了。
“这还是小事。”院里一位老人说,“那牛也会欺负人,它晓得院长不理手,要么站着不走,要么飞跑,弄得院长经常被拖倒在水田里,变成了泥人……”
凭着田要弟一股“女汉子”精神,一年下来,院里除去所有花销,节余资金达10多万元。两年后,院里除新建了一栋200多平方米的住房外,还扩建了一块100多平方米的休闲场地。
如今,李家田敬老院绿树掩映,环境干净整洁,卫生间、浴室、棋牌室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
贴心的院长
92岁姚少伦老人,身体不好,经常大小便失禁。每天,田要弟都会耐心地帮他擦洗身子,翻身、按摩,换洗被褥和衣裤。平常还不时自已掏钱买些苹果、梨子、香焦等水果给他吃。老人临终前,紧紧抓住田要弟的流眼泪:“孩子,你真是我的亲女儿,这辈子遇到你,我心满意足”。
其实,田要弟对院里的任何一位五保老人都很关心、体贴。
石成生是一位弱智老人,初到敬老院时,不会洗衣服,不会说话。田要弟每天给他讲故事,教他说话。或许是真诚所至,,石成生不仅能够料理自已的日常生活外,还能经常和大家说笑了。
平常爱说爱笑的张国平老人,曾一度孤言寡语起来,还老说“肚子疼”要去县里住院。原来,在一次住院期间,张老与与同一病房的患者——白羊溪乡敬老院孤寡老人向明相识相交,且共同有了相结连理的意愿,但向老一方的亲友不太理解。
得知这个情况后,田要弟多次到白羊溪乡敬老院沟通、协调,每次要坐两个多小时车,磨破了嘴皮子。2012年,向民老人从白羊溪乡敬老院转入李家田敬老院,两位心心相印的老人终于喜结良缘。
“刻薄”的院长
2013年,入住李家田敬老院的五保老人已由当初的15人增加到25人,考虑到田要弟工作强度,县民政局增派了两名年轻人,从事后勤服务工作。
为让新来的年轻人尽快适应环境和熟悉工作,田要弟总是耐心细致地讲解为五保老人服务的意义和方法,在生活上总是给她们予以方便和关照。除特殊情况外,新人们都能享受到每周规定的两天公休假,以便回到家里,照看孩子,料理家务,享受家人团聚的乐趣。
不过,为他人考虑周全的田要弟对自己却十分“刻薄”。
自2006年至今,她在敬老院工作已近10载,仅婆婆与自己的妹妹过世回家守灵住了4个晚上外,其余时间都在院里住宿。2012年6月,老伴因病在州医院住了两个多月,期间她也未能抽身前去探望。
田要弟总觉得,院里都是孤老,无依无靠,如果自己不住在院里,心里总会忐忑不安。她始终相信,丈夫和儿女们都能理解和支持她。
“要当好敬老院的院长,必须要有一颗真诚的爱心。田要弟当这个院长不容易,我们都很佩服她。”泸溪县救助局局长文乐君说。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田要弟的真诚与爱心,温暖了特殊家庭中的每一个人,不仅受到了群众赞扬,也获得了组织的肯定,田要弟连年当选为先进个人,2011年,获“湘西州十佳老人”称号;2014年,她作为湘西自治州唯一一位农村敬老院院长,获得了由全国老龄办、国家民政部等七部委联合评选的第六届“全国孝亲敬老之星”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