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报:【周敏】长沙雨花民政创新 联合多部门创建便民信息平台
(《:华声在线-三湘都市报》2015年 9月22日)
记者 杨昱 通讯员 吴增兵 邓文艳
本报9月22日讯 坚持民政工作近20年,她凭着激情和创新精神,和同事共同努力让长沙雨花区的民政工作连续10年成为全市第一名,特别是创建的公众信息服务平台,联合民政、计生、人社、残联等多部门,做到真正便民服务。今天,三湘都市报记者与湖南省民政厅“最美民政人”采访团来到长沙雨花区,采访雨花区民政局局长周敏。
10分钟就能在社区办到了“退休证明”
今天,记者来到长沙雨花区金地社区,74岁的曹娭毑正在办理退休证明,仅出示了一下身份证,她的事情不到10分钟就办好了。曹娭毑说,证明本该到人社局去办的,现在只需要在社区刷下身份证就行了,“少跑了好多路,也避免等得太久引来的争吵。”
据工作人员介绍,当居民第一次来社区或街道办理民政、人社等事务时,工作人员会将其信息存入电脑,等其下次再来办事时,就只需刷下身份证,很快就能调出其个人信息,省去了大量的介绍时间。社区里的信息平台是街道的延伸,其服务内容涵盖了民政、计生、人社、残联等部门。
随后,记者来到了砂子塘街道办。据其负责人介绍,街道政务大厅内设置了咨询台,工作人员可通过终端了解其办事意向,并提出该准备哪些证件,没带齐的别白排队了,带齐的可以先填表,以提高办事效率。特别是一个查询平台,居民可以从中了解自己办证所需的条件,工作人员还可以通过平台了解到近段时间的主办业务,以更合理科学地安排人手进行服务。
耗时1年多,游说多部门共同打造信息平台
10分钟内就能在社区街道办好“出生证明”、“低保”等证明,这得益于长沙市雨花区民政局局长周敏,以及她同事们不断地创新精神。她说,“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的民政人深入一线去慰问要帮助的人。”
借着2013年去外省学习参观的机会,周敏借鉴了其他先进民政工作的特色,并与同事们提出了创建第二批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的想法,并得到了上级领导的支持。
她从社区着手,并开始探索,在对“疏理社区职能”、“发展社会组织”、“实行社区分类治理”和“建设社区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四个项目重点攻坚。
仅用了1年时间,她们就联合了计生、人社、残联等部门,打通各自的数据系统,将其融入社区公共服务信息平台,成功在今年7月上线运行。此外,在职能职责清理方面,雨花民政局将原来的558项社区事务精简到了147项;而登记注册备案的社会组织达300多家。
20年的民政工作,她甘为“孺子牛”
对周敏来说,1991年,她大学毕业后就来到了长沙雨花区做民政工作,除去中间5年临时调走,她做过财务、慈善、区划地名、社会组织工作、正规买球app排行等工作,见证了雨花民政的成长。
“从上世纪90年代到现在,雨花区的低保人数从过万到现在的4000多户,民政工作承受的压力真的一言难尽。”周敏说,经济发展了,许多城市低保户的资格也将随之取消,可有些人就是不干,甚至是提刀将我们拦在楼梯间来威胁,最终通过不断讲解政策,才将之化解。
虽然目前为区民政局掌门人,周敏也没有脱离一线。据其同事介绍,每个月,周敏都会到全区各个困难家庭去走访,拉近了政府与群众的关系。
周敏坦言,做民政工作确实辛苦,就好比“孺子牛”一样,不怕吃苦,敢于创新。“看到同事们为这份事业默默奉献,同时也激励着我一直坚持下去。”